话说江汉,与“鞋”共进,大兴路的历史足迹

话说江汉,与“鞋”共进,大兴路的历史足迹"/

让我们来聊聊武汉的大兴路,以及那些与“鞋”有关的记忆和故事。
"话说江汉 | 与“鞋”共进大兴路"
提起武汉的大兴路,很多人会想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老字号,想到那些充满烟火气的街头巷尾。而在这条充满活力的街道上,有一种特殊的商品,它陪伴着几代武汉人的成长,见证了城市的变迁,那就是——鞋。
大兴路,曾经是武汉最著名的鞋市之一。从解放前的老鞋铺,到改革开放后的个体户鞋店,再到如今的大型鞋城,大兴路见证了武汉鞋业的兴衰荣辱。
"老鞋铺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就是大兴路。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小鞋铺,门口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鞋子。那时候,鞋子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但每一双鞋都承载着独特的记忆。
我常常跟着奶奶去买鞋。奶奶会仔细地挑选,试穿,最后选一双布鞋或者皮鞋,鞋底厚实,鞋面耐磨。那时候,一双好鞋可以穿好几年,鞋底磨破了,奶奶还会请鞋匠修补,直到鞋面也破了才舍得扔掉。
那时候的鞋匠,是大兴路上的风景线。他们坐在小摊前,用锉刀、锤子、针线,将一双破旧的鞋子修补得焕然一新。他们的手艺精湛,修补的

相关内容:

或许

每个以“大兴”为名的地方

都饱含着当地人

对Ta的厚重期待

正如大兴路之于江汉


>> 大兴路,原本不叫大兴路


故事还得从半个多世纪以前说起。大兴路原是黄陂街的上段和中段,即民权路至衣服街(今大兴一路)、衣服街至鲍家巷段。由于临河襟江,这里一直是汉口镇的商埠中心,百业兴旺,繁华鼎盛。无奈动荡岁月里数次被大火侵扰,大规模重建后,黄陂街中上段洗去烟熏火燎带来的污垢,从黄陂街划出,以大兴路为名,踏上大兴建、大兴革之路。


大兴路中段的72号,曾是中共江汉区委、江汉区政府驻地。


没有沉寂太久,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感召下,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兴路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专业鞋类批发市场,近千米的长街分布了大量露天摊位,男鞋、女鞋、童鞋…各种鞋类应有尽有,打货的、搬货的、运货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资料图(图片来自网络)


嘉鱼人张威也租下了一个摊位。未满16岁的他踌躇满志来到大兴路,哪知一腔热血遭遇迎头痛击,经验不足让他无法维持正常经营,很快就将店面转手了。“鞋市当时是前店后仓的格局,店开不下去就找了个货仓打了两年的工,”张威回忆道,“当时的货仓跟现在纯粹运货的仓库不同,可以接触到很多打货的商家,我在那一边打工一边积累经验和客源。”


清晨的鞋市已迎来许多打货的商家


恰逢鞋市变革,街头巷尾的摊位引雀回笼,一幢幢专业鞋类商品大楼拔地而起。在妈妈的倾力支持下,拿着卖掉老家店铺的十几万块钱,2007年张威在大兴路上的银河鞋城再次租下店面,重新开启他的经商之旅。


“那个时候生意好做,拿到了货就不怕卖不出去。但也是个辛苦活,凌晨三四点就要从一个市场把货拖到另一个市场,一天到晚愁进货愁回款,压力最大的时候还会跑到长江边默默掉眼泪。”说起这些,张威有些羞赧地笑道。


清晨的鞋市已迎来许多打货的商家


时光悠悠,长江无声滋养着这片土地,带走了愁绪,又带来无数商机。到了2010年,大兴路鞋市迎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鞋业交易中心。湖南、河南、山西、安徽等省客商纷纷慕名而至,打包拿货交易往来,“当时可以说是人人赚钱,将近半数湖北人穿的鞋都来自这里。”江汉区鞋业商会会长、湖北银河联盟集团总裁赵来民说。


“住在这里几十年了,家门口就能买鞋,”年逾六旬的王婆婆是大兴路的原住民,每逢家里要购置鞋服,她都会在大兴路上挑选心仪的商品,“以前是街边的店子,现在还可以逛商场,什么鞋都有。”


沿街的品牌鞋店


随着城市格局的优化更新,大兴路鞋市货仓于2017年底统一迁至远城区,同时在电商热潮的影响下,如今的鞋店主要用作商品展示兼网店经营,“除了店面功能的调整,由于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销售的商品也从原来五花八门的鞋子逐渐变为现在的品牌鞋专卖。”而曾经的鞋店老板张威,如今也已成为手握多个潮鞋品牌的华中地区代理商。


线上线下一体经营的鞋店


或辉煌或沉寂,时间像永不停歇的浪潮,将大兴路一次次打磨蜕变,下一场变革又将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发布于 2025-09-23 04:13
收藏
1
上一篇:深耕市场三十年,助力产业再升级,武汉大兴路鞋街盛大开街 下一篇:@荆门人速来!中天街盛大开街消费券免费申领,申领攻略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