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盛启,廿五载寻访足迹,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个中国古迹带你丈量华夏之美

上海书展盛启,廿五载寻访足迹,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个中国古迹带你丈量华夏之美"/

这个书名和主题非常有意义!《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个中国古迹》这本书,结合上海书展这个平台,可以有很多精彩的呈现和解读角度。
以下是一些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在上海书展上展开的活动或宣传建议:
"活动/宣传点子:"
1. "新书发布暨作者签售会:" "亮点:" 邀请作者(或编委会核心成员)分享书籍的编纂理念、选取标准、背后的故事以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处古迹。可以设置签售环节,吸引对历史文化、旅行感兴趣的读者。 "结合书展:" 突出这是书展期间的重要新书,吸引人流。
2. "“古迹地图”互动体验:" "形式:" 制作大型互动地图或数字屏幕展示这1001处古迹的地理分布。读者可以点击感兴趣的省份或地区,了解代表性古迹的简介、故事和图片。 "互动性:" 可以设置小任务,如“找到XX朝代的古迹最多省份”、“猜猜这座古迹的用途”等,增加趣味性。
3. "“寻迹华夏”主题讲座/沙龙:" "嘉宾:" 邀请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建筑专家或资深旅行家,围绕书中选取的特定主题(如丝绸之路上的古迹、江南水乡古镇、少数民族建筑

相关内容:

从钟鼓楼下的仰望,到足迹遍布华夏大地的深度寻访,王慧莲用25年光阴编织了一幅中国古迹的壮丽图景。8月16日晚,作者携其心血之作——《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个中国古迹》亮相上海书展,以“中国古迹中最美的桥”为引,与读者分享她二十余年的访古心路与这本典藏级文旅路书背后的故事。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个中国古迹》是一部用脚步丈量、以镜头书写的“纸上中国古迹博物馆”。王慧莲从她实地探访过的全国上万处古迹中,精粹出1001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从上百万年的古遗址,到上千年的古建筑、古墓葬、石窟石刻,皆收录其中。书中1966张高清彩图皆为其实地拍摄,其中396张已成绝版影像,弥足珍贵;更有287张航拍图,突破地面局限,展现古迹与天地交融的震撼全景,展现寻常旅行难以企及的视角。

分享会活动现场

分享会上,王慧莲分享了众多令她动容的古迹故事,其中尤以形态各异、承载着丰富地域文化与营造智慧的古廊桥为例。比如浙江省泰顺县的两座廊桥,2014年王慧莲曾前往当地探访记录,2016年台风莫兰蒂将廊桥冲毁。“2017年国庆我再去的时候,发现桥被重建了。洪水退了之后,当地的老乡把被冲走的桥体构件又给捞回来,能用的继续用到重建的桥上,我觉得他们盖起来的不光是一个桥,更是这种造桥技艺的传承,是对前人的敬仰。”王慧莲说道。

“还有浙江庆元的兰溪桥,它的桥头有一个西洋殿,里面供奉的是菇神。庆元算得上是世界种植香菇的发源地,庆元县的廊桥起源于宋代,庆元种植香菇大概也是从宋代开始的,据说还曾受到过皇帝的封赏,当地种植香菇的产业越做越大,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庆元也叫香菇城,或者叫菇乡。当地很多桥都是靠香菇致富的富商们建起来的。”

王慧莲

传统木结构研究专家贾非从专业角度对木构桥梁的营造技艺与历史价值进行了精彩解读。在谈到我国南北方桥梁的差异时,贾非分享道:“由于气候差异,南北桥梁在技术上有非常大的不同,南方木材丰富,所以南方的木结构桥梁无论是廊桥也好,或是没有廊屋的木桥也好,都比北方要发达得多。而北方历史悠久,虽然在木结构桥梁上逊色于南方,但北方文化起源的时间更早,留下了非常多石结构的,或者说是混合结构的桥梁。”

他对王慧莲的访古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本书不仅是一份旅行指南。莲莲二十余年的实地拍摄、记录,为研究、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一手资料。”

贾非

本书策划编辑、分享会主持人石曼琳则从出版角度分享了策划本书的初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000多个,都收到书里确实体量太大了。我们得有所挑选。我们小时候都看过《天方夜谭》,也叫《一千零一夜》,但其实1001不是一个实数,它代表了无穷无尽的开始。”石曼琳说道。“同时,莲莲是斯飞坐标的前三名,比她去得多的人不写,比她写得多的人没去过那么多地方,比她拍得好的人写得没她好。”

“访古让我融入历史中,拓宽了生命的长度。”王慧莲希望这本《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个中国古迹》,能成为更多朋友走近中华文明的引路石。

>>新书速递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个中国古迹》,王慧莲 著摄,西苑出版社出版

发布于 2025-09-22 16:58
收藏
1
上一篇:挑战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旅,去过3个算及格,你全去过吗? 下一篇:舌尖上的文化探秘,成都三大炮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