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进京第一站,揭秘香山选址背后的历史原因

中共进京第一站,揭秘香山选址背后的历史原因"/

中共进京“第一站”选择香山,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地理位置隐蔽,便于指挥和决策:"
香山位于北京西郊,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具有天然的防御优势。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的情况下,这里相对隐蔽,便于中共领导人躲避国民党特务的搜捕,并在此进行重要的战略决策。 香山靠近北平(当时北京称北平),便于中共领导人从外地进入并掌控局势。
"2. 环境优美,适合休整和思考:"
香山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如静宜园、香山寺等。在这里,中共领导人可以暂时摆脱繁忙的斗争环境,休整身心,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香山的宁静环境也为中共领导人提供了思考和酝酿革命计划的良好氛围。
"3. 具有象征意义:"
香山是清代皇家园林,象征着旧时代的权威和荣耀。中共选择在这里进行最后的战略部署,象征着对旧时代的决裂和对新中国的向往。 香山也与中国革命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1925年孙中山先生曾在此病逝。中共选择香山,也寄托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并希望继承其革命遗志。
"4. 便于联络和动员力量:"
香山附近

相关内容: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共百年华诞)中共进京第一站为何选址香山?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题:中共进京第一站为何选址香山?

作者 于立霄 徐婧

在北京香山公园南麓的半山腰上,有一座优雅的院落,院内有一幢白色建筑,还有碧池、红亭、翠柏、竹林,环境幽静淡雅。这里曾是中共中央的指挥中心,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走进香山革命纪念地,寻访历史足迹,重温红色印记,感受时代风云。

中共进京第一站选址香山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迁至北平,暂住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在此与中共其他领导人共商大计,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发布了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的命令。

在这里,中共中央与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在这里,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2月23日,游客在北京香山公园内的来青轩参观游览。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当年,中共中央进京第一站为何选址香山?据香山公园管理处宣传科科长绪银平介绍,这里茂林深密,易于警卫和防空;香山慈幼院共有3000多间房屋,可解决住房和办公问题,而且香山位于京郊,兼具城市和乡村的特点,适于中共中央进行农村转战城市的过渡。

双清别墅作为毛泽东办公居住的地方,共有三个房间,会客厅在中间,两侧是办公室和卧室。现在这里按照当年的原状陈列着办公桌、书架、沙发、床铺等展品,每件展陈都记录着当年毛泽东在香山工作的日日夜夜。

2月23日,游客在北京香山公园内的双清别墅参观游览。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为积极争取民主党派人士和爱国人士对新中国的支持,毛泽东在双清别墅接见了张澜、李济深、黄炎培等爱国人士,与他们共商筹备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鼓励大家共同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毛泽东在双清别墅仅住了181天,于1949年9月21日迁往中南海菊香书屋。

毛泽东致宋庆龄书信亮相

位于香山脚下的香山革命纪念馆,正在举办“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专题展览,集中展出毛泽东在香山期间起草的电报手稿202封、珍贵文物史料62件套、历史照片50余张。

据香山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杜意娜介绍,专题展中有一封电报是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于1949年6月1日写给张澜的,电文写道:“今后工作重心在于建设,亟盼各方友好共同致力。先生及罗先生准备来平,极表欢迎”。

张澜等爱国民主人士接到毛泽东的电文后相继抵达北平,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

在专题展中还有一封珍贵的书信,是毛泽东于1949年6月19日亲笔致信住在上海的宋庆龄:“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书信篇幅不长,表达了毛泽东宋庆龄前来北平共商国是的真挚诚意。

在基本陈列展览中,有一枚“劳动大学”徽章,引人关注。据香山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刘延岩介绍,这枚徽章是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军委机关人员出入香山的“通行证”。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为保密起见,中共中央对外宣称“劳动大学”,当时在此工作的每个人都要佩戴徽章。“劳动大学”徽章的正面为“七一”字样,背面仅有编号。

香山八处革命旧址连片保护

距离香山双清别墅北侧不远处的来青轩,也是革命旧址,曾是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的办公居住地。

香山时期,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分别负责军事、外交和青年工作,而周恩来主要负责政治工作。作为中共首席代表的周恩来在来青轩组织与国民党谈判等工作,任弼时在此筹备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

2月23日,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游客在“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专题展览中体验发报。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在香山公园内,共有八处革命旧址,除双清别墅、来青轩之外,还有双清别墅东侧平房曾是中央警卫处所在地;多云亭曾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所在地;丽瞩楼为中共中央专用电话局、小白楼是中共中央图书馆……

据绪银平介绍,八处革命旧址均被集中连片修缮保护。房屋修缮和室内展陈力求按照历史原貌恢复,准确而全面呈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的工作生活状况。

香山革命纪念地从2019年9月中旬正式对外接待游客至今,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已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网红打卡地,北京红色文化凝心聚力的作用正在不断彰显。(完)

发布于 2025-09-22 16:13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双清别墅,历史沉淀中的红色印记 下一篇:【党史天天学】香山双清别墅,揭秘新中国诞生的红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