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打起黄雀儿 配图:网络
中国的古文字很有意思,变化着变化着,意思就完全背离了。大家常说的无奸不商,古代是指良心商家,卖米的时候用的斗装满后还要“尖”出来,一来二去尖字变成了奸字,意思大相径庭。
眉来眼去,古代的意思是欣赏美妙景色,演化到现代直接成了勾搭的代名词。勾心斗角这个贬义词也很委屈,古代分明是指亭台楼阁建造的错落有致,别有风韵。说来说去,这意思就变了味了,好端端的一个词演化成了不良用心和口角之争。

呆若木鸡这个词也很好玩,现在人一说那肯定是呆傻愚钝不机灵,搁到古代那可是个大大的褒义词,形容一个人挽狂澜于既倒的镇定自若。金庸先生神雕侠侣里面有个独臂大侠杨过,他后来绝情谷底自创了一门绝顶武功,其中有一招就是呆若木鸡。
最离谱的一个转身还得说是衣冠禽兽,现代是指那些道貌岸然内心龌龊的奸邪之辈。这几个字一出,那肯定是跳着高骂人的最佳台词。回到明朝可就另有一番景致了,那可是人人朝思暮想的位高权重。

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珍禽,武官官服绣猛兽。品级不同,胸前所绣的禽兽也不一样,具体的规定是这样的。
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 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胸前所绣禽兽不同,衣服的颜色也有区分。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行走在大明朝的道路上,远远地看一眼官服,你就能猜出官员的职位大小。
只不过后来到了明朝晚期,东厂西厂锦衣卫横行,宦官专权,“文死谏,武死战”的爱国理念逐渐淡化,变来变去变成了武将怕死,文官爱钱。进而演化成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最后干脆把他们统称为了衣冠禽兽。
史说新语,历史原来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