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航班总是停靠在“远机位”?原因令人惊讶
航班经常停放在“远机位”(通常指远离航站楼主入口的机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出于"成本、效率、机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考虑:
1. "成本节约 (Cost Savings):"
"土地成本:" 靠近航站楼的主停机位(近机位)通常位于机场最中心、土地价值最高的区域。航空公司停放在远机位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租赁费用。
"停机位费用:" 机场可能会对近机位收取更高的停机费用,而远机位费用相对较低。
2. "提高机场运行效率 (Improved Airport Efficiency):"
"减少主通道拥堵:" 航空公司停放在远机位,可以将主要的滑行道和停机区域留给地面运行繁忙的时刻(如旅客上下客、行李装卸、其他飞机滑行),减少对航站楼附近主滑行道的占用,缓解机场拥堵。
"优化滑行路线:" 有时远机位到航站楼的滑行路线可能更顺畅,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可以避免近机位门口的排队和冲突。
3. "更好的地面运行条件 (Better Ground Operations Conditions):"
"空旷空间:" 远机位区域通常更开阔,便于飞机进行滑行、转弯、等待,减少与其他飞机或设施的距离,提高运行安全裕度。
相关内容:
飞机“远机位”影响民航出行体验。多位业内人士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飞机没有停靠廊桥原因比较复杂。民航局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机场、航司等各方正在积极应对。
乘客小米投诉称,“寒冬天气航班夜里到机场后,飞机滑行了半天是‘远机位’,下机需乘坐摆渡车,为何半夜抵达的航班不能停廊桥?”还有网友说“眼看着登机廊桥空着,为什么还让乘客搭乘摆渡车?”
记者了解到,民航机场的机位分为廊桥机位与远机位两种。停靠在廊桥机位的航班,旅客通过联通航站楼与飞机的活动走廊快速登机。停靠在远机位的航班,旅客需要乘坐摆渡车前往离航站楼较远的远机位,再登上客梯车登机。航班靠桥率指的就是在一座机场起降的所有能靠桥的航班(有些机型因为结构原因无法靠桥)中廊桥机位的使用率。
从事机场运营管理多年的马先生解释说,一般来说,在接近的航班时刻内,廊桥机位的优先原则为:过站航班优先于出港航班、大机型优先于中小机型。这种优先原则并不是绝对的,还会根据机位的具体使用状况进行调整。此外,登机廊桥也有分级,有些可停靠波音737、空客320等窄体机,有些则可停靠波音747和空客340、350等宽体机,如果机型大小不匹配则无法使用。马先生说,还有一些突发原因,例如原本预订廊桥的航班出现了延误等临时晚到的情况。计划停在近机位的航班延误,但即将进港。为保留空位,后续计划停靠在这个机位上的航班即便到了,也只能临时换到远机位。
针对靠桥率不高的问题,今年6月,民航局启动专项整治工作。经过三个月整治,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41个千万级机场航班近机位靠桥率提升超过3个百分点的有24个、超过5个百分点的有16个,平均靠桥率由79.82%提升至83.23%,提升3.41个百分点,累计增加靠桥航班15万架次。
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航局已把提升靠桥率工作从短期整治转入常态化治理,以“提升靠桥率”为切入点,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动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