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圈乘车码互联互通,揭秘刷码乘地铁哪家服务更胜一筹?

城市圈乘车码互联互通,揭秘刷码乘地铁哪家服务更胜一筹?"/

“城市圈乘车码互通”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趋势,旨在方便区域内居民的跨市出行。但要说到具体“刷码乘地铁哪家强”,需要看您所在的"具体城市圈"以及"您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安卓或苹果)"。
目前主流的跨市地铁乘车码互通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 "地方交通APP互通:" "Metro大都会 (Metro大都会 APP):" 这是上海交通卡集团推出的跨区域交通出行服务APP。它聚合了上海、苏州、杭州等多个城市的地铁、公交等乘车码,用户可以在这些城市使用同一APP内的乘车码进行支付。这是目前"覆盖城市最多、整合度最高"的跨市乘车码平台之一,尤其在上海、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 "其他区域性APP:" 某些城市圈(如珠三角)也可能有自己的区域性交通APP,整合部分城市的乘车码。
2. "全国统一乘车码互联互通:" "“随申码” (上海):" 上海的“随申码”不仅在上海本地支持地铁、公交、轮渡等多种交通方式,也在全国范围内与多地交通部门合作,实现了在合作城市的地铁、公交等场景下的“一码通”。这是目前"在数量上合作城市最多"的全国性乘车码之一。 "“天府通” (四川):" 类似地,“天府通”也在川

相关内容:

记者 | 唐俊

自2017年刷码乘车进入公众生活以来,乘车码已经成为公交和地铁的标配。

大多数城市公交没有独立APP,而是将公交乘车码放在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APP内。但是几乎每一个城市的地铁,都开发了自身独立的APP,但有些活跃用户有限。

界面新闻曾在2020年9月份刊发报道《38个城市38个APP,何时才能一码扫通全国地铁?》,对当时全国地铁二维码互通情况进行了详尽梳理。如今近三年过去,地铁二维码互通城市数量、支付宝等平台支持的城市数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北上广实现互通,深圳地铁依旧“孤傲”

三年前,上海地铁Metro大都会是支持城市数最多的APP,当时可乘坐13城地铁。如今,Metro大都会支持的城市数依旧最多,已达到18城,范围也从长三角地区扩大至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等地。

由中国城轨协会牵头成立的城轨易行平台,如今也支持乘坐18个城市的地铁。无锡地铁码上行、南昌地铁鹭鹭行支持的城市为15个,分别增长了13个、8个。南京地铁与宁同行、苏州地铁苏e行、常州地铁Metro等支持的城市也超过了10个。

与三年前相比,如今最大的变化是客流排名前列的几个城市实现了互通。日常状态而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是地铁客流排名前六的城市,此前乘车二维码几乎都不互通。

而现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已经实现互通,广州地铁更是从当初的0互通到现在与10城互通。广州也是唯一一个与成渝地区乘车码互通的一线城市。

深圳地铁至今依旧维持着“孤傲”姿态,仅仅与广州地铁实现了互通,与全国其他城市地铁仍然没有互动。不过深圳地铁APP的实际使用率不是很高,深圳市民更习惯于使用微信乘车码。

界面新闻此前曾报道,何时实现全国地铁二维码互通,北京和华南地区意义重大。现在北京和华南地区都已逐步开放,理论上而言离全国互通更近一步,但一些变化也在发生。

一个意外的现象是,有三个城市地铁的互通数量反而减少了,分别是宁波地铁、徐州地铁和郑州地铁。郑州地铁商易行APP最为明显,此前支持的无锡、苏州、常州、福州和南昌地铁,现在已经不再支持,但增加了成都和西安两地。

郑州地铁商易行由智元汇公司开发运营,其同时也是成都地铁和西安地铁的合作方。而上述被“删除”的城市属于城轨易行平台,该平台技术服务由八维通公司支持。

界面新闻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郑州地铁并没有退出城轨易行平台,但是智元汇希望打造自己的互通平台,所以淡化了与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将与自身相关的城市重点绑定。根据其官网介绍,智元汇还为哈尔滨地铁、长沙地铁等提供技术服务。

微信乘车码拓城较慢

在非地铁公司主导的APP中,支付宝、云闪付、微信乘车码是最大的三个平台。

在刷码乘地铁方面,支付宝过去几年的城市拓展做的最好,目前已经支持37城地铁,相比于2020年9月多出了24个。除了内地,支付宝支持在香港、台北、桃园乘坐地铁或捷运。但在微信的“大本营”广州和深圳,支付宝仍不支持乘坐地铁。

云闪付目前支持32个城市刷码乘地铁,与此前相比增加了22个,支持在香港、高雄乘坐地铁或捷运。在支付宝“大本营”杭州,以及腾讯总部所在地深圳,云闪付均支持刷码乘地铁。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乘车码,城市拓展最慢。乘车码三年时间仅新开10城地铁,目前支持的城市总数为20个,与支付宝和云闪付有较大的差距。乘车码也是三个平台中,唯一不支持北京和上海地铁的平台。

不过要说支持范围最广的平台,则非交通联合卡莫属。交通联合卡也被称为全国一卡通,其卡面右下方有“交通联合”标志。除了实体卡,支持NFC的手机也可添加手机交通联合卡。

使用全国一卡通,几乎可以乘坐内地所有城市的地铁。根据官方消息,截至去年底,全国一卡通的使用范围包括314个城市的公交、地铁、轮渡等。

部分APP用户体验不佳,超一半评分低于3分

地铁公司之所以要开发独立APP,主要是想在运营上形成闭环,并掌控流量入口。但实际上,由于技术和运营能力有限,不少地铁APP用户体验并不佳。再加上支付宝、云闪付、微信、交通联合卡等方式更加便捷,一些地铁APP用户数量很少。

界面新闻根据App Store公开信息,整理出各城地铁APP的评分(满分5分)、评价数量和今年以来的更新次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它们的实际情况。

评价数量最多的是广州地铁APP,有2.8万个评价,其4.7的评分也是最高的。Metro大都会评价有1.6万个,评分为2.7分。北京亿通行、苏州苏e行的评价也较多。

但是有超过一半的地铁APP评价数量少于1000个,城轨易行平台的评价数仅为7个;超过一半的APP评分低于3分,其中有8个APP低于2分;兰州轨道和合肥轨道今年以来一次也没有更新过,长春e出行在App Store甚至已经检索不到。

界面新闻记者在试用过程中,发现一些APP的用户体验相当不好。比如武汉地铁Metro新时代,其分辨率较低导致界面模糊,在已绑定支付方式后仍要求绑定支付方式,而且必须打开通知才能显示乘车二维码,其评分只有1.7分,众多网友有类似吐槽。贵阳地铁一应黔行APP的在线支付方式,只支持贵阳银行和贵州银行,不支持广为使用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长沙地铁APP必须先充值10元才可使用,在如今先乘后付已经成为默认习惯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昆明地铁APP,在进行实名认证时必须开通建行钱包账户,否则无法乘车使用,此后也需通过建行钱包付款。

发布于 2025-09-21 22:28
收藏
1
上一篇:地铁冷知识揭秘,巧辨上下行,解锁站台精准定位技巧 下一篇:无锡地铁“码上行”服务升级,6月底将实现一键换乘公交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