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创新实践,“近邻”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之路

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创新实践,“近邻”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之路"/

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探索“近邻”治理新模式,是一个积极的、创新的基层治理实践。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以“近邻”为单元,构建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和人性化水平。
以下是对湖里街道“近邻”治理新模式的一些理解和分析:
"一、“近邻”治理模式的核心内涵:"
"近邻单元的划分:" 将社区细化为更小的“近邻单元”,例如以楼栋、院落、小区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更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便于建立联系和互动。 "多元主体的参与:" “近邻”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鼓励和引导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主体参与进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精细化的服务:" “近邻”治理强调为居民提供更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解决居民身边的实际问题,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协同共治的机制:" 建立“近邻”议事会、协商会等机制,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共同解决社区问题,形成协同共治的局面。
"二、“近邻”治理模式的优势:"
"更贴近居民:" “近邻”单元的划分更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便于建立联系和互动,有利于了解居民的需求和

相关内容: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原创稿

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东荣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作用,着力推进敬老济困服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近邻”治理模式,用“党建 ”激活“微治理”,以“红色近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搭建党群“连心桥”,让孝老爱民融入近邻党建,让邻里之间更有人情味儿。

居民欢聚文化广场一起歌唱美好生活。陆长燕摄

打通“和邻”链条,夯实服务矩阵。东荣社区作为厦门典型的“银发”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800多人,老龄化比例达到27%。对此,东荣社区把完善社区敬老济困服务举措作为“补短板”的重点,通过社区党委抓“总”,依托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和橙照护养老科技有限公司两支队伍,借助三个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积极推动完善“1 2 3”服务矩阵建设,打通“全链条”、实现全覆盖。

擦亮“益邻”名片,织密共建网络。为掌握社区老年人和困难人群基本情况,东荣社区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精准摸清建档立卡821人,对所有人员信息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做好常态化服务。社区志愿者们不定期到老年人、残疾人家中进行入户、走访、慰问,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除此以外,东荣社区与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开展爱心结对,每逢重要节假日为帮扶对象送上生活物资,让居民感受关怀与温暖。

创设“德邻”家园,优化服务体系。东荣社区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申请财政补贴和募集社会捐赠的方式,筹措到适老化改造经费10万元,推动项目落地。在户外,建造“敬老亭”,进行阶梯坡化改造,让老人可以在“家门口”吃茶、谈心。在楼道加设助老折叠休息座及U型扶手,为老人生活、出行提供便利。在室内,为11户老年人家中安装自动感应LED起夜灯、卫生间多功能扶手和助浴折凳、靠背、防滑地垫等防护设施。同时配备长者智能药盒,安装助老求助终端,共同护航老年人“居有所安”。

发布于 2025-09-21 12:43
收藏
1
上一篇:厦门市湖里区发布2022年第5号疫情防控通告,最新措施及防控动态全解读 下一篇: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聚焦“小事”汇聚“大幸福”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