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乐齐门店
中国商业联合会9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6%,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创8个月以来新高。
其中,涉及商品经营类的指数上升0.9个百分点,意味着线下商业零售正在呈现向好趋势。
与此同时,在长三角多个城市,象征着城市中产新消费理念的平价仓储超市“奥乐齐”开启狂飙突进,不断拓出新店。
今年上半年,山姆会员店在合肥开业,成为合肥城市新中产的心头好。但是对比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合肥的商业零售版图依然“美中不足”。
近日,元新闻记者实探位于上海市浦东川沙九六广场的奥乐齐门店,试图探究其商业模式将对社区零售超市刚刚起步的合肥产生怎样的思考,抑或是今后奥乐齐进驻合肥后,将对现有商超竞争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01/“穷鬼超市”凭什么出圈?今年悄悄走红的奥乐齐,仍在加快外拓的步伐。
截至2024年年底,奥乐齐在中国共有65家门店,且全部位于上海。
直到其以“穷鬼超市”的名号在社交媒体平台悄悄走红,很多人依然会误以为它是上海本土发展起来的超市品牌。
其实奥乐齐是不折不扣的国际零售巨头,创办于1913年的德国,迄今已有超过百年历史,并在全球十余个国家开设了1万余家门店。
奥乐齐初入中国是在2019年,但之后因为线下商业零售的低迷并未“一炮走红”,而是在坚守自身商业模式与适应中国新零售环境中摸索试点。
“洋品牌”的属性让外界一度将奥乐齐解读为与山姆类似的中高端仓储型超市,但是随着其在中国大本营上海的深耕发展,“平价白月光”“穷鬼超市”的标签开始愈发显著。
根据奥乐齐中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8月底,奥乐齐中国共有78家门店,其中上海72家门店,苏州4家、无锡2家(另有南京、常州店待开业)。

奥乐齐上海浦东川沙九六广场店
种种迹象表明,奥乐齐的野心不止如此,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其要在长三角攻城略地的谋篇布局已经逐渐清晰。
9月1日,奥乐齐官宣南京新店进驻江北印象汇,这也是南京的第二家门店。常州首店将于9月27日开业,同时也宣布第二店将进驻常州青枫荟。
然而,元新闻记者联系奥乐齐官方求证是否有进驻合肥的计划时,尚未得到开城的答复。
新晋网红奥乐齐并非没有走过弯路。初入中国市场,奥乐齐通过提升门店装潢和商品价格,试图通过定位“中产乐园”与大型商超拉开差异化。
受限于山姆、盒马在“精品超市”领域的统治地位,奥乐齐也重回其延续百年的平价路线,通过“为顾客省钱”的极致性价比,最终网红出圈。
但是,元新闻记者通过实探,还是发现奥乐齐在商业模式和运营管理上,与传统超市有很大不同:
极致简化的SKU:商品门类被精简为生鲜烘焙和生活必需的不到十个大类;
优化便捷的购物动线:从进门开始,果蔬、肉禽、海鲜、调味、酒水、烘焙、日化等被设计成“S”动线,顾客不用往返重复便可一次完成购物全程;
效率至上的门店运营:2000㎡左右的营业面积,只见到不到5个营业员,且多位于仓储、加工等后台,前厅基本实现无人化。
再结合奥乐齐自身主推的供应链优势,基本涵盖了当下商业零售领域想要出圈所必要的“顶级谋略”。
02/山姆、盒马的假想敌?能让山姆瑟瑟发抖的,不是盒马,而是同样出身舶来品的奥乐齐。
上海市民陈飞银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同时也是上海四大主流超市的会员:山姆、开市客、盒马、奥乐齐。
“山姆和开市客的门店都开在郊区,且浦西区域仅有一家门店,适合一段时期的家庭大宗集中采购;奥乐齐的门店覆盖率高,且对比盒马更有性价比,同样品质的商品价格更便宜”,陈飞银告诉元新闻记者,他每周都要去一次奥乐齐,每次消费的客单价在200元左右,多为食品饮料和日化用品。
同样的品质,更优惠的价格,就是奥乐齐的“杀手锏”。
作为全球公认的“硬折扣超市鼻祖”,奥乐齐首创了“强供应链管理+低成本运营”的硬折扣模式。以至于让山姆的母公司沃尔玛在2006年灰溜溜退出了德国市场,质优价廉面前,一切对手都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奥乐齐在售SKU中,90%为自有品牌
元新闻记者在奥乐齐川沙九六广场店内看到,从进门开始,奥乐齐对SKU(商品品类,编者注)的梳理十分清晰。果蔬(黄瓜家族、萝卜家族、辣椒家族、番茄家族等),肉类(冷鲜肉、本土肉类、澳洲进口),海鲜,乳制品(主打自有品牌“悠白”)以及奥家烘焙、奥家厨房(快手菜)和家居用品。
店内的广告不断向顾客输出一种平价理念:这不是促销!超50款产品长期降价,最高降幅30%。
这也是陈飞银在对比了奥乐齐与其他竞品超市后,最直观的感知:在强大供应链的支撑下,奥乐齐在保证货源品质的同时,卖出了比同行更低的价格。
“我举个例子,奥乐齐的面霜瓶子是没有按压阻尼的,打开的时候体验并不润滑,但是取消阻尼的设计使产品节约了包装成本,带来的结果就是售价非常便宜”,陈飞银向元新闻记者介绍说。

奥乐齐员工在与元新闻记者交流中提到,奥乐齐通过品质低价与购物体验不断构建顾客的信任浓度。而对于外界普遍关注的几个疑问,奥乐齐在店内显眼的位置,就给出了答案。
为什么奥乐齐SKU更加精简?——少即是多。精选SKU,使得奥乐齐集中精力实现更高的采购量,实现更优质的品控和更低的价格。
为什么门店员工少?——用更少的员工实现更高效的运营,最终让顾客买的东西更便宜。
“奥乐齐的打法可以说是一种极致的降本增效,同时也实现了顾客的消费性价比,是商家与顾客的双赢”,零售专家艾伦表示,“这种打法,正是山姆和盒马所最畏惧的。”
艾伦同时分析说,山姆和盒马都锚定中产阶层作为目标客群,显然奥乐齐在这方面做出了差异化改变,聚焦大众阶层的平价消费需求,更加符合当下的消费趋势。
03/合肥的“中产力”强不强?2023年,《安徽省“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发布,提出安徽将“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
《方案》研判:未来三年,社区电商、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将加快走近百姓身边,支持合肥、芜湖等有条件的市建设新零售标杆城市。
在新能源、光伏储能、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千亿级产业链的虹吸效应带动下,合肥近年来聚集了大量高素质人才,高收入群体的增长速度惊人,同时催生出一批“科技新贵”。
但是纵观合肥整体人均收入水平,2024年度长三角城市群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强城市榜单中,除上海外,浙江占据6席(杭州、宁波、绍兴、舟山、温州、嘉兴),江苏占据3席(南京、苏州、无锡),并未见合肥身影。
在中产阶层规模和消费力方面,合肥在绝对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支出绝对值两大指标上仍有较大差距,提示高端消费市场培育和消费环境成熟度仍存有提升空间。

合肥山姆会员店
在宜家、山姆等一线城市“标配”的新中产消费场景落地合肥后,虽引发本地消费者的追逐,但大量一线城市商业品牌如开市客、SKP、太古里等的缺位,也透视出合肥“中产力”的承载能力不足,一线品牌缺乏进驻信心。
根据合肥市包河区政府8月份的“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计划”中披露,“做好山姆二店、开市客、太古地产等项目对接,加强即时零售业态招引力度”。
同样,在合肥市庐阳区的政府文件当中,也提到对接太古地产和山姆会员店的相关内容。
但山姆二店在合肥的选址,目前仍未公布。
“山姆代表着一种商业零售SKU精简与高端品控光环,是典型的中产消费模式;盒马在本地化和创新方面做得更好,但定价和品控偶有触雷”,艾伦分析说,“奥乐齐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效率远超合肥本土超市品牌,如果在合肥落地并快速扩张,将是降维打击。”(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戚飞 编辑:卫小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