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来青城公园!镜头捕捉文明青城的温柔瞬间

9月15日,来青城公园!镜头捕捉文明青城的温柔瞬间"/

好的!这个活动听起来非常棒,充满了诗意和温馨。9月15日,在青城公园捕捉文明的瞬间,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柔。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准备和参与这次活动,这里有一些建议和可以分享的内容方向:
"活动主题:" “在镜头里遇见文明青城的温柔模样” "时间:" 9月15日 "地点:" 青城公园 "核心:" 捕捉并分享展现青城公园内或与青城相关的文明行为、美好瞬间、和谐氛围的影像。
"可以关注和拍摄的题材方向:"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瞬间:" 公园里精心照料花草树木的人。 小心喂食鸽子或松鼠,动作温柔的孩子或老人。 沿途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的志愿者或市民。 在湖边、溪边安静垂钓,尊重自然的人。 拥有绿色植物、享受自然疗愈的角落。
2. "邻里互助与友善互动:" 帮助提行李、找路的人。 相互分享食物或水的小细节。 倾听他人、耐心交流的场景。 公园工作人员热情引导、微笑服务的瞬间。 孩子之间友善玩耍、分享玩具的画面。
3

相关内容:

当九月的风拂过青城的树梢,把公园的柳叶染成浅黄,把天空洗得透亮,一场关于“文明”的视觉盛宴,正悄悄在青城公园纪念碑广场酝酿。9月15日,“文明有我 画说青城”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将在这里正式开幕——不用远行,不用门票,只需带着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就能在百余张照片里,读懂这座城市的文明与温度。

这次展览的每一张照片,都不是专业摄影师的“炫技之作”,而是普通市民、学生、基层工作者用手机或相机捕捉的“日常瞬间”。没有刻意摆拍的精致,却满是真实的烟火气:镜头里,清晨的早市上,卖豆腐脑的阿姨主动给环卫工人多添了一勺卤,说“天凉,多吃点暖乎的”;放学路上,穿校服的小姑娘蹲在路边,把流浪猫的爪子轻轻擦干净,再递上半根火腿肠;青城公园的木栈道旁,晨练的大爷弯腰捡起游客掉落的塑料瓶,顺手放进分类垃圾桶,动作自然得像做了无数次;还有新修的社区公园里,老人带着孩子在滑梯旁排队,没人争抢,只听见“你先玩,我等会儿”的软乎乎的声音……这些细碎的瞬间,被镜头定格下来,就成了“文明”最生动的注脚。

除了市民生活里的温暖,展览里还有不少“青城新貌”的照片,让人看见城市文明的“成长轨迹”。有摄影师蹲守半个月,拍下了地铁口志愿者从早到晚引导人流的身影——从春天的沙尘暴到夏天的暴雨,红马甲始终站在那里;有人记录下老城区改造后的样子:斑驳的砖墙被修旧如旧,墙上画着“青城故事”的彩绘,楼下多了便民充电桩,连晾衣绳都变成了整齐的“共享晾衣区”;还有一张照片让人印象深刻:黄昏时分,如意河的岸边,一群年轻人带着垃圾袋“净滩”,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河面没有一片垃圾,倒映着晚霞格外好看。这些照片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藏着青城一点点变美、变文明的秘密。

这次展览还专门设了“亲子观展区”。不少小学生的作品也在其中:有孩子拍了妈妈在社区做核酸时帮邻居拎菜的场景,有孩子记录了爷爷在小区里教大家用智能垃圾分类箱的画面,稚嫩的镜头里,满是对“文明”最纯粹的理解。如果带孩子来,不妨让他们找找这些“小摄影师”的作品,说不定能让他们明白:文明不是课本里的大道理,而是帮别人递一把伞、把垃圾扔进桶里这样简单的事。

展览现场还准备了一个小小的互动环节:扫码就能为你最喜欢的照片投票,票数最高的三位摄影师,会获得一套“青城风光”明信片。你也可以在留言板上写下“我的文明小事”——比如“今天我给公交车上的老人让了座”“我提醒同事关了没用到的灯”,这些小事凑在一起,就是青城最动人的文明图景。

9月15日起,青城公园纪念碑广场的晨光里、夕阳下,这些照片会一直等你。不用特意安排时间,晨练时绕过来看看,接孩子放学路上顺便停留片刻,甚至只是路过时瞥一眼,都可能被某张照片打动——或许是因为照片里的场景你也经历过,或许是因为你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有这么多温柔的人、这么多文明的瞬间。

文明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藏在每一个人的日常里。9月15日,带上家人,约上朋友,去青城公园纪念碑广场吧——在一张张照片里,遇见更好的青城,也遇见更好的自己。

发布于 2025-09-20 20:28
收藏
1
上一篇:呼和浩特周边12大春游胜地盘点!你打卡过几个? 下一篇:中秋国庆假期,青城热门景区景点打卡攻略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