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我们迎来
二十四节气——霜降
霜降时节
草木黄落,橙柿展颜
也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
霜降时节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道:“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因此,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以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随着“霜降”的到来
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
进入了“千树扫作一番黄”的晚秋
冬季的脚步声在最后一缕秋风
和一抹残阳中渐行渐近
隐隐可闻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
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蜇虫咸俯
01
一候,豺乃祭兽
霜降时节,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准备储藏过冬。同时动物也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将捕来的猎物整齐铺排,祭天报本。
02
二候,草木黄落
秋风阵阵,最后一片黄叶也随着大自然的一声叹息悄然落下,无声地归于尘土,实现了它落叶归根的宿命。
03
三候,蛰虫咸俯
昆虫在自己精心打造的洞穴里,犹如睡着了一般,耷拉着脑袋,不食不动,以最舒适的姿势,安然进入冬眠状态,耐心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霜降·习俗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素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说法,因此,在霜降时节都有吃柿子的习俗。
事实上,由于柿子的最佳成熟期在霜降前后,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登高
霜降时节,枫叶尽染。此时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此时登高远眺,既可宽胸养肺,也可舒缓心情。

文旅君温馨提示:
霜降以后
早晚的气温将越来越低!
小伙伴们记得注意
防寒和防燥哦~
来源: 西安文旅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