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探秘未知的世界——知多少?

国家公园,探秘未知的世界——知多少?"/

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采纳的概念,它通常是指由国家法律划定并管理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区域,它保护着大面积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和重要的自然遗迹,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科学研究、教育、游憩和自然体验的机会。
国家公园的主要特点包括:
1. "自然保护":国家公园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限制或禁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活动,如商业开发、大规模农业和城市化等。
2. "科学研究":国家公园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科学家可以在这里研究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物种的生态习性等。
3. "教育功能":国家公园向公众普及自然知识,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4. "游憩体验":国家公园为公众提供接触自然、体验自然的机会,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
5. "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的管理需要兼顾保护与发展的需求,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也在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已经设立了多个国家公园,如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这些国家公园的设立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保护国家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和广泛参与,才能确保国家公园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利用。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言之有理工作室】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理解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体制?就这一话题,言之有理工作室对话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震。

言之有理:什么是国家公园?

林震:国家公园,是指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在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国家公园是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等特征。国家公园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和游憩的场所,具有鲜明的公益性。

言之有理: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国家公园体制?

林震:我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原有各级各类保护区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等问题,我国稳步推进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我国自然保护地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3类,确立起国家公园的首要、主导、主体地位。同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等国家公园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在实践中,我国坚持国家公园统一设立、规划和评估,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省级政府管理,组建统一管理机构,明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

言之有理:实行国家公园体制应坚持什么原则?

林震: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是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国家公园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坚持和完善国家公园保护制度,首要任务在于有效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时科学合理利用相关资源,确保国家公园更好发挥作用。推进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建设,要兼顾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始终坚持对自然生态系统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根据各类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合理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分区管控。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其他区域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真正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言之有理:如何更好体现国家公园的公益性?

林震:我国坚持全民共享,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对相关自然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法律保障,强化监督管理,让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不断得到彰显。

一方面,依法依规提高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比例,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资源实行统一的用途管制。例如,一些地方对划入各类自然保护地内的集体所有土地及其附属资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租赁、置换、赎买、合作等方式维护产权人权益,实现多元化保护。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创新合作治理模式,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捐赠制度,激发人民群众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大熊猫国家公园、神农架国家公园在实践中设置公益岗位,优先聘用园内居民为生态管护员;武夷山国家公园发挥生态茶业、生态旅游和富民竹业优势,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

(言之有理工作室 殷烁 编辑)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言之有理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发布于 2025-09-19 18:57
收藏
1
上一篇:什么是国家公园?一文读懂设立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下一篇:树木之魂,探寻“树”的意象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