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配白萝卜古法食疗,助力孩子轻松缓解鼻部不适

紫苏配白萝卜古法食疗,助力孩子轻松缓解鼻部不适"/

说得非常好!紫苏和白萝卜确实是中医食疗中一对经典的搭配,尤其对于缓解孩子鼻部不适(如感冒初期鼻塞、流涕等风寒感冒症状)非常有帮助。
这其中的“古法”智慧主要源于它们各自的性味和功效:
1. "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性味:" 辛、温。 "功效:" 发散风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针对鼻部不适:" 紫苏的辛温特性有助于发散风寒,通达肺气,从而缓解因风寒束表、肺气不宣引起的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它还能帮助行气,缓解因气滞可能引起的鼻塞感。
2. "白萝卜 (Raphanus Sativus):" "性味:" 辛、甘、凉。 "功效:" 下气消食、化痰止咳、理气开郁。 "针对鼻部不适:" 白萝卜的辛甘凉性可以清热化痰、顺气降逆。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以及气机不畅导致的鼻塞都有缓解作用。特别是生食或捣汁,其清热生津、化痰的作用更为显著。
"两者搭配的妙处:"
"一温一凉,调和作用:" 紫苏的温性和白萝卜

相关内容:

紫苏和白萝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材,一个是香气独特的调味料,一个是餐桌常见的蔬菜,因此极少有人将两者联系起来。


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搭配,却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食疗智慧,尤其对孩子秋季常见的鼻部问题有很好的辅助调理效果。

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也变得干燥。小儿肺脏娇嫩,鼻腔黏膜易受刺激,抵抗力下降,因此很多孩子容易出现鼻炎复发、鼻塞流涕、睡觉打鼾等症状。


加之秋季食欲好转,家长常给孩子“贴秋膘”,若喂养不当,易引发积食,胃肠积热上攻,进一步加重鼻腔和腺样体的负担。


紫苏,性辛、温,归肺、脾经。其辛香之气能解表散寒、开宣肺气,犹如为壅塞的鼻腔打开一扇窗,瞬间令人呼吸通畅。同时,它能醒脾和胃、行气宽中,帮助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根源上切断痰湿的生成。


白萝卜,性辛、甘、凉,归肺、胃经。它被誉为“地下小人参”,功擅下气、消食、化痰、清热。尤其能通导胃肠的积滞浊气,将上逆的胃火和痰热向下引导,通过二便排出体外,从而减轻对鼻咽部的刺激,为肿大的腺样体“减负”。


两者合用,紫苏叶向上向外宣发肺气,白萝卜向下向内降胃气,一宣一降,恢复了气机的循环,使得呼吸顺畅,痰湿得化,郁热得清。对于痰湿、积食、肺气不宣导致的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有很好的辅助缓解之效。


具体做法:取适量的紫苏叶洗净,准备一小段白萝卜切成薄片或者小块。将它们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上 10 - 15 分钟左右,倒出汤汁,晾至温热后让孩子饮用。可以每天给孩子喝上 2 - 3 次,根据孩子年龄和接受程度适当调整饮用量。


但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辅助的调理方法。如果孩子的鼻炎、腺样体肥大症状较为严重,就需要配合中药或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系统调理。


我之前治疗过一个7岁的小姑娘,特别不爱吃药,据家长说孩子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一概强烈抗拒,每次喂药都是全家上阵、鸡飞狗跳,因此家长特别希望通过外贴的膏药或食疗等方法缓解症状。


我一看这个孩子舌苔厚腻、口气较重,鼻塞声重,光采用外治法,肯定是不够的,于是给了她一个膏方。


具体包括:桔梗、薄荷、山楂、陈皮等,制成口感清甜的膏剂,让家长骗孩子是秋梨膏,每天温水冲服。

果然孩子没有抗拒,连续调理两周后,鼻塞和夜间打鼾明显减轻,胃口和睡眠也都改善了。

发布于 2025-09-19 14:43
收藏
1
上一篇:秋日养生宝,一通便、二化痰、三增免疫,这菜叶子饺子香满堂 下一篇:上山挖野菜需谨慎!学会区分野蒜野葱,美味营养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