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前,你必须做好的五大准备攻略
出国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留学和拥有愉快经历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准备事项,涵盖了各个方面:
"1. 学术与申请准备 (Academic & Application Preparation):"
"选择学校和专业:" 基于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学术背景、学校声誉、地理位置、学费预算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
"准备申请材料:"
"成绩单:" 通常需要提供高中或本科成绩单,并可能需要官方认证或翻译。
"语言成绩:" 根据目标国家/学校的要求,准备托福 (TOEFL)、雅思 (IELTS)、GRE、GMAT 等标准化考试成绩。
"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 清晰阐述自己的学术背景、申请动机、职业目标以及为什么选择该校该专业。
"推荐信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邀请了解你学术能力或工作表现的老师或导师撰写推荐信。
"简历 (CV/Resume):" 突出相关的学术、科研、实习或活动经历。
"其他材料:" 如作品集(艺术类)、研究计划(研究生)、财产证明(部分学校)等。
"申请与签证:"
按时提交所有申请材料。
了解并准备学生签证所需文件(如录取通知书
相关内容:
对于在9月即将开启自己第一次留学之旅的“准留学生”来说,为迎接独立在外学习与生活的挑战,今夏有不少准备工作要做。那么,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呢?且听留学经历丰富的师哥师姐们给出的建议。
行李准备谨慎合规
出国前,整理行李是学子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一些学子考虑到国家和地域差异,担心离开从小生活的环境会感到不适应,便想带些自己常用的物品以备不时之需。但要注意的是,食品往往会在海关检验时被拦下。
范小葵(化名)目前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第一次赴美时,她担心饮食和口味会不习惯,就在行李中带了不少中国的食品和调料,打算自己动手做饭。“等我下飞机过海关的时候,腊肉被全部没收了,后来我才知道美国是禁止肉制品进境的。”范小葵说。
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建议“准留学生”出国前应查询留学目的地入境时海关的查验要求,不要携带禁止入境的食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不少学子关心的饮食问题,她也表示不用过于担心,“现在国外许多地区都有中国超市,大部分的中国食品、调味品都能买到。”
于子亭目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读研究生,他建议学子出国前可以准备一些日常必需品,这能为自己节省下不少时间,“对于新同学来说,刚到国外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适应陌生环境也需要时间。如果再花费时间去找商店、购买零散的生活小物件,会占用很大精力。”同时,他还给行李多的学子支了一招,“有些航空公司开设留学生机票业务,能免费增加行李额度,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在购买机票时留意一下。”
要社交也要会独处
于学子而言,进入全新而陌生的生活环境后,如果能结识一些好友,对于尽快融入环境、排解孤独感会有所帮助。王敏行目前在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凭借自身活泼开朗的性格,到学校不久,他就和周围同学“打成一片”。
“在国外原本就容易感到孤独,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把自己‘封闭起来’,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王敏行说,广交朋友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留学生活,还能让自己有机会体验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
于子亭出国前就已经在社交平台和论坛上寻找与自己同读一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他看来,“抱团取暖”能够很好地帮助学子应对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我们很早就建了微信群,大家在群里分享自己准备的留学攻略,相互借鉴学习……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于子亭说。
虽然平时乐于交友,但王敏行也表示,国外留学的时间非常宝贵,不应过多地被社交所占,要把握好度。学会独处也应成为学子在外留学的一门“必修课”。“独处可以让我们有时间独立思考、潜心研究学问,这也是我们出国留学的真正目的。”王敏行说。
清晰规划未来方向
无论是想感受不同的学术氛围,还是想体验多元文化碰撞,学子出国留学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相似,即都需要对未来有清晰规划,想好每一步去向何方。
王敏行表示,自己留学的初衷是为了增加学术能力积淀,以便在回国就业时拥有更多选择。“我就读的是一年制硕士,时间短、课程多。因此,我在出国前就已计划好,未来1年要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挤出时间寻找实习机会。”他说,虽然平时课业压力很大,但因为有了对未来的明确规划,使留学时光变得充实而高效。
硕士阶段,于子亭便做好了毕业后在国外继续读博的计划。开学前他就做了功课,了解到申请澳大利亚学校博士的相关条件。博士申请时很注重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分数,因此,刚到国外读硕士时于子亭就没有松懈,他并没有给自己留出太多时间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是一门心思地扎进了专业课,努力适应课堂上老师的节奏,课余时间也基本都留给了专业课学习。“我读研的时间有2年,学业压力相对较小、时间比较自由。这时,如果能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就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时间,也不会感到迷茫。”他说。
王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