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老的藏族羊毛织品,氆氇的传承与魅力

探寻古老的藏族羊毛织品,氆氇的传承与魅力"/

我们来聊聊古老的藏族羊毛织品——"氆氇(Púlu)"。
氆氇是藏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手工羊毛织品,在藏族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面料,更是藏族人民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精湛工艺的体现。
以下是关于氆氇的一些关键信息:
1. "材质与原料": 氆氇的主要原料是高原牧区产的山羊绒(Cashmere)和牦牛毛(Yak wool)。 高品质的氆氇通常使用比例较高的山羊绒,尤其是来自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的“赞丹”(Zhandan)山羊绒,这种绒毛细软、保暖性极佳。牦牛毛则提供了织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制作工艺": 氆氇的制作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耗时的过程,全部由手工完成,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主要工序包括: "梳绒":将原毛与纯净的酥油(Butter)混合,通过反复捶打、梳理,使绒毛顺滑、分离,去除杂质。 "纺线":将梳理好的绒毛纺成均匀细密的纱线。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 "染色":传统上使用植物、矿物

相关内容:

纺锤在工人手中左右飞舞,细密平整的氆氇慢慢显现出来 摄影:刘倡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倡):氆氇是藏族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细密平整,质软光滑,是加工藏装、藏靴、床毯的主要材料。氆氇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以生产优质氆氇和藏式围裙远近闻名。这里生产的藏式织物做工精良,制作考究,畅销拉萨、日喀则、尼泊尔、不丹等地,多次被国家和西藏自治区评为优质产品。

纺锤做好,就可以开始织氆氇了 摄影:刘倡

协会目前有职工31人,年营业额150万元 摄影:刘倡

这样一匹氆氇可以卖到一万元 摄影:刘倡

杰德秀80%的家庭都会编织,几乎家家都有纺织机 摄影:刘倡

借助老式织布机进行纺织 摄影:刘倡

氆氇的手工生产首先要将羊毛用纺锤捻成细线 摄影:刘倡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以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 摄影:刘倡

氆氇协会制作的精美藏式织物 摄影:刘倡

发布于 2025-09-19 00:27
收藏
1
上一篇:高原织梦,氆氇——来自世界屋脊的编织密码 下一篇:江孜氆氇订单破千万,揭秘上海援藏助力背后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