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旗下光子工作室强制“周三6点下班”等新规定,让互联网加班人羡慕不已,而字节跳动“可能要取消大小周”的讨论,也让大家惊呼“加班的日子是不是快到头了”。
从“福报论”到“奋斗论”,对于加班的讨论,是互联网舆论场永远的热点。
前几天,关于“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的内部投票结果出来了:
支持和不支持的员工各占1/3,另外1/3属于骑墙观望派。所以还是保持现状……

最终这一次大小周取消的议题还是停留在“研究”里,以“再研究下”告终。
本以为取消周末加班这个好消息,虽不至于全票通过,但是至少会有大部分员工同意吧,可是最后支持的人仅仅有1/3!
对这个结果,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支持取消大小周的员工,被生活在内卷当中的互联网人称为“工贼”。
但是,支持大小周的员工,也有自己的理由,并且很充分!
一位刚刚跳槽加入字节跳动的员工表示,如果取消了大小周,自己每年会损失10万元收入,“我当初加入字节,这部分收入是算在薪酬总包里的”。
“一些人加班一天,就有几千块收入”,一位熟悉字节跳动的猎头表示。一些字节跳动员工在脉脉上发帖称,加班两天我一个月的房租就有了,为什么不加班?
还有些员工说,万一大小周取消了,加班费没了,但工作量没减少,钱还少赚了,这不是现实版的“人财两空”吗?
所以,这又回到了大多数人的初心——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而来的。
有人说,能愿意去字节跳动的人,本身就是为了冲着赚加班费去的,能接受大小周的,肯定不愿意取消。
在很多人的眼中,一些员工愿意大小周,主要是因为公司给得太多了。


从这个角度看,愿意大小周加班的人,的确也可以被理解。
毕竟多赚点儿钱,没什么不好。
如何看待互联网行业加班的问题?在互联网行业,加班似乎已经成为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了获得更多的产出,打工人们不得不投入更多工时。
加班方式不止有大小周,还有996、超级大小周(一周单休,一周无休)等等。名词繁多,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加班”。
而根据互联网的记忆,很多网友认为996加班风气是由华为带头掀起的。
后来的996、大小周等加班制度,也被网友们追溯到华为的1246延时工作制,即周一、周二、周四延迟工作到晚上9点,不算加班时间,周六自愿上班。
拼多多成了集大成者,打出了996+997的超级大小周组合拳。
快手老铁作为后起之秀,本来一股佛系做派,最后也搭上了大小周这班车,宣布2021年1月10号开启全员大小周。
过去一年里,在线教育和社区团购都是互联网行业的加班重地。
虽然美团、滴滴整个公司没有明确996或者大小周等强制工时制度,但是内部的社区团购业务线美团优选、橙心优选都需要996。
既然在互联网行业,加班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但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人想去互联网大厂?
而且很多人是放弃了低强度、准时休息的工作之后,进入大厂“求虐”。还有很多人求虐而不得,不信你可以去求个职试试,看看竞争有多激烈!

其实这又回归到了初心的问题。
互联网大厂加班可能是常态,但是你的收入相对会更高;而其他小厂可能会相对轻松、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但是收入也相应的低很多。
高薪和安逸,就看你要选哪个。
有人从小厂跳到大厂,也有人从大厂回归小厂,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选择不同而已。
事实上,这是每个职场人都需要做的一道选择题。
选择了大厂的人,其实在做选择的那一刻,就已经自愿进入了大小周、996或者其他的内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