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加强加密货币监管,全面收紧交易措施应对风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日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加密货币交易监管的新措施,以保护投资者和维护金融稳定。这些措施将于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新措施主要包括:
"更严格的牌照要求:" 从事加密货币交易服务的公司需要获得MAS的许可,并满足更高的财务稳健性要求,包括更高的资本金要求和更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
"更严格的投资者保护措施:" 交易服务提供商必须实施更严格的投资者身份验证和尽职调查程序,以防止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活动。此外,他们还需要提供更清晰的风险披露,并设立客户资金保护机制。
"更严格的运营要求:" 交易服务提供商需要建立更完善的记录保存和报告制度,并接受更严格的监管检查。
"对加密货币衍生品的额外监管:" MAS将对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施加更严格的监管,以防止市场操纵和过度投机。
这些新措施是新加坡政府对加密货币行业日益增长的监管力度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新加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公司和投资者。然而,这也带来了监管挑战,包括投资者保护、市场稳定和反洗钱等问题。
MAS表示,这些新措施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安全、更透明和更可持续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并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MAS也鼓励创新,并希望为合规的加密货币企业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额外的信息:
相关内容: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即央行)6月30日发表声明,收紧加密货币交易监管措施,以遏制利用加密货币洗钱等金融犯罪活动。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上月出台规定,6月30日以后,仅服务海外客户的数字代币服务供应商必须从该局获得执照才能在新加坡继续运营,如无执照则必须关闭其交易平台。6月30日,该局发表补充声明,称其“已将颁发执照的门槛抬高,一般情况下不会颁发这类执照”。
近几年,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三箭资本公司和Terraform Labs等知名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崩盘事件损害了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枢纽的声誉。三箭资本在其加密货币资产风险投资失败后,于2022年申请破产。Terraform Labs推出的代币产品也在一度“爆火”后于2022年“爆雷”,不得不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两起事件都导致全球各地投资人损失巨大,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和高管均受到司法追究。
“在这类商业模式中发生洗钱的风险更高,假如(只服务海外客户的加密货币服务商)大量受监管活动是在新加坡境外进行,则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无法有效监督这些人。”该局在声明中说。
金融界人士欢迎新加坡央行这一举措。美国吉布森律师事务所在其网站上发表评论说,这一举措意味着新加坡能够“完全遵循”设在法国的国际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机构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要求。(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