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岳阳楼记》给宝宝起名,好听到爆了!
“名字太土,孩子一上学就被笑”——朋友圈这句吐槽,戳中了不少新手爸妈。
翻字典、问大师、花钱起名,最后娃还是叫“子轩”“梓萱”,撞名撞得脑壳疼。

有人干脆把《岳阳楼记》翻出来,随手一摘,居然好听又不撞车。
千帆、景行、跃金、承宇,男孩名一出口就带风。
千帆像江面点点白帆,听着就有冲劲;景行干脆把“大道”两个字写进命里,走路都带正气;跃金是太阳跳出水面的那一瞬,亮得晃眼;承宇更妙,肩膀一横,像把天地都接住。

女孩名也不弱:清和像四月的风,温温的;璧月就是夜空中那块发亮的玉;汀兰、若澜,水边草、水波纹,念起来自带江南滤镜。
想省事的,时雨、一舟、望舒,男女都能用,写起来顺手,喊起来顺口。
最怕生僻字,老师点名卡壳,娃自己写哭。

岳阳楼系的名字全是常用字,笔画不刁钻,电脑手机一敲就出来。
配上大姓也不拗口,李千帆、张清和、王望舒,念一遍就记住。
更妙的是,它们自带典故,别人问起,家长能把“先天下之忧而忧”那段背出来,文化面子一下拉满。

湖南人用起来更顺手,岳阳楼就在家门口,孩子名字跟地标绑定,走到哪都自带定位。
别的地方爸妈也眼馋,毕竟谁不想把家国情怀、湖光山色一次性打包送给孩子?
大数据平台也盯上了这块肥肉,输入姓氏,一秒弹出几十个《岳阳楼记》备选,还能自动避开谐音坑,比翻书快十倍。

说到底,起名就是给孩子的人生写一句开场白。
与其纠结五行缺啥,不如直接借范仲淹的千年金句,把格局和温柔一次写全。
以后娃写自我介绍,只用一句“我的名字来自岳阳楼”,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