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扒鸡,三百年传承,一“扒”字定乾坤

德州扒鸡,三百年传承,一“扒”字定乾坤"/

是的,德州扒鸡确实凭借一个“扒”字,承载并传承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与文化。
这个“扒”字是德州扒鸡制作工艺的核心,也最能体现其独特之处:
1. "工艺核心:" “扒”指的是一种独特的烹饪技法,主要是通过长时间、小火慢煨,使鸡肉的纤维充分软化,达到肉质酥烂、脱骨易撕、鲜香浓郁的效果。这个过程要求火候精准、时间持久,体现了古人的匠心。 2. "文化象征:" “扒”字不仅仅代表一种烹饪方法,更象征着德州扒鸡的历史积淀、地域特色和制作技艺的传承。它浓缩了三百年来德州人民对这道菜品的不断探索和优化。 3. "品牌标识:" “扒鸡”二字成为了德州扒鸡的代名词,深入人心。这个“扒”字是区分德州扒鸡与其他烧鸡、炖鸡的重要标志,是其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扒”字是连接德州扒鸡的过去与现在,传承其三百多年辉煌历史的关键纽带。它代表了独特的烹饪哲学,也承载了深厚的地方文化记忆。

相关内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常学艺

齐鲁大地烟火气正浓。

近期,山东美食争霸赛火热开启,在这场舌尖上的较量中,各地争相拿出特色菜肴,比味道比创意比文化。在美食江湖中,当然少不了德州扒鸡的身影,它不仅仅是德州的地方特产,更是响当当的美食名片,但它为什么叫“扒鸡”,或许很多人并不清楚。

傍晚时分,德州市体育公园逐渐热闹起来,很多市民在遛弯散步。“您平时吃扒鸡吗?一般会吃哪个品牌的?”“如果给外地人推荐,您会推荐哪一款?”“德州扒鸡为啥叫‘扒鸡’您知道吗?”在一次百人街采活动中,不少市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当被问及是否知道为什么叫“扒鸡”时,有人愣了一下:“这个还真没想过。可能是因为肉烂乎,一扒就散?”,有人认为是根据形状命名,更多人则直接:“不知道”。

“这些猜想都很有意思,但‘扒’其实是中国传统烹饪的一种技艺。”德州市政协文化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介绍,这种技艺是将初步熟处理的原料整齐入锅,加汤水及调味品,小火烹制收汁,最终保持原形成菜装盘。

王德胜介绍,德州扒鸡源于明代,创于清朝,传于民国,盛于当今。明永乐年间,德州“四方商旅分城而治”,码头、街巷就出现了提篮叫卖烧鸡的商贩。清代扒鸡开始有了固定门脸,多以家庭户主姓氏为字号,德州城出现了烧鸡、扒鸡同产同销局面,但两者制作工艺不同,扒鸡是先油炸上色再焖煨煮,继而出锅,外形如“鹅浮于水”是立着的;烧鸡,则是先经过焖煨煮,然后熏制上色而成,外形并不是把脖子塞进鸡腔内,而是盘成一个元宝形。在吃法方面,扒鸡手撕、凉吃、适温同步,而烧鸡因没有经过油炸上色,皮下脂肪多,趁热吃比较香。

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南巡,住城内吕家街启蒙老师田雯家中,品尝扒鸡后龙颜大悦。乾隆五十三年《节次照常膳底档》中记载,避暑山庄含青斋七月十七日晚膳中有“酒炖扒鸡一品”。2014年11月,“德州扒鸡加工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每到下班点,德州城区的不少扒鸡店里人头攒动。市民张女士正在为家里来的客人挑选扒鸡。

“对我们德州人来说,‘扒’就是一种家的味道。”张女士说,“小时候盼着过年,就是因为能吃上奶奶做的扒鸡。那味道,筷子一扒拉肉就下来了,香得很!”

在德州人看来,这个“扒”字早已超越了烹饪技法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家乡记忆。

随着美食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许下次品尝德州扒鸡时,人们不仅能尝到那份酥香软烂,还能品味出三百年来火候传承的文化滋味。

在这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也许正是需要这样一种需要“扒”出来的慢美食,提醒我们:有些味道,急不得。

街采视频可点击查看

果然视频·百人街采①丨德州人心中的扒鸡天花板,究竟是哪家?

果然视频·百人街采②丨您给外地人推荐哪款扒鸡?

果然视频·百人街采③丨德州扒鸡为啥叫“扒鸡”?你知道吗?

发布于 2025-09-18 11:58
收藏
1
上一篇:果然视频|运河大集德州特产闪耀,两款特色产品登临山姆超市热销 下一篇:打卡德州博物馆·古玩城,深度体验地方文化与特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