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央企横空出世,资产近10万亿,员工达200万,利润却仅40亿引关注

中国最大央企横空出世,资产近10万亿,员工达200万,利润却仅40亿引关注"/

这个说法中包含了一些不准确的信息,需要澄清一下:
1. "“中国最大央企”": 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中国有几家大型中央企业,它们的规模和排名会根据不同的衡量标准(如资产、营收、利润)而变化。截至2023年底或2024年初,"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Baowu)"通常被认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央企业集团,无论是按资产还是营收计算。其资产规模确实达到了数万亿人民币级别(具体数字会随年报发布而更新,但远超“近10万亿”这个说法可能存在的低估)。但“最大”是相对的,其他如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化集团等也是巨型央企。
2. "“坐拥近10万亿资产”": 如上所述,如果指的是"宝武集团",其资产规模确实在数万亿级别,接近或超过10万亿人民币是可能的(需要查阅最新官方年报确认具体数字)。但“近10万亿”这个表述可能不够精确。对于其他巨型央企,这个数字也通常是数万亿。
3. "“200万员工”": 这个数字对于任何一家中央企业来说都"过于庞大"了。即使是像宝武集团这样规模庞大的钢铁和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其员工总数也远低于200万。根据公开信息,宝武集团的员工总数大约在"40万"左右。200万员工规模可能接近

相关内容:

说到中国的大企业,大家想到最多的应该就是华为、腾讯、小米这些离我们很近的私企、民企。殊不知,在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环境下,最牛、最大的企业都是“国家队”成员,平时很低调,做出的贡献也是润物细无声。

这种类型的企业大家也能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等,这些都属于国企和央企中的第一梯队。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以上三家中的任意一家,而是一家某些时刻存在感非常高的央企。

它可被称为中国最大央企,资产多达10万亿,员工两百万。如此庞然大物,每年产生的利润也应该是个天文数字。但令人意外的是,它去年的利润却不足40亿,和它的体量一点也不匹配。

那么,这家企业到底什么来头?它的利润为什么如此之低?

中国最大央企的心酸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上个月报道出来的,新藏铁路即将开工的消息。

这条铁路起点为新疆和田,终点为西藏拉萨,全长约2000公里,第一次将新疆和西藏这两个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串了起来。因施工路段海拔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建设难度极大,投入资金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多。

据中信证券测算,新藏铁路的单公里投资就为2亿元左右,总投资或高达4000亿元,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均为耗资千亿的超级大工程。

而当这两大金光闪闪的工程落地西藏,不知把多少人震翻了天。

讲真,在新疆和西藏之间修一条铁路,你敢修我都不敢信。从地图上来看,新藏铁路将横亘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及喜马拉雅山脉等“死亡禁区”,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

在这里修铁路,不仅需要面对极寒和缺氧的极端环境,还要克服永冻土层、冰河、荒漠戈壁与常年积雪区等极端环境,施工技术难度拉满,达到地狱级别。究竟是哪路神仙,要在这里修一条天路中的天路?

网友们顺着网线一瞅,就看见了承包该工程的公司——新藏铁路有限公司。这是8月7日刚刚成立的公司,注资950亿元,由国铁集团全资持股。

国铁集团,全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听这名字就知道它是干啥的。接下来你发动七大姑八大姨,定闹钟要抢的国庆中秋车票,就是从它口袋里掏出来的。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基建狂魔。这个属性,在修路上更是点满了,直接干到全服第一的水平。根据2024年底的数据,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有4.8万公里,运营里程再创新纪录。

以上这些数据,全都是国铁提供的,全国铁路也是它在管。而管它的则是国务院,由国家财政部代国务院出资,注册资金17395亿元。

有国务院和财政部做后盾,国铁集团那叫一个财大气粗。

根据2024年底的数据,国铁集团的资产为9.76万亿,接近十万亿,令人惊叹。有如此厚的家底,别的企业一年资产投资破百亿就已经很不错了,国铁则是千亿打底,离万亿只有一步之遥。比如,去年,国铁集团的固定资产投资就达到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

这八千多亿,大多都化成了新的铁路线路。其中,高铁有2457公里。

按照这个资产规模,称国铁为最大央企也不夸张。但一个很尴尬的事实是,国铁表面上看资金雄厚,实际上却并不赚钱,甚至还背了几万亿的债务,负债累累。

统计显示,去年,国铁集团的营业收入为12830亿元,乍一看很多,但净利润只有39亿元。就这,还被称为经营业绩“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5860亿元,净利润盈利15.5亿元,总算有了点熬出头的意思,企业经营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稳中向好。

但还是那句话,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花钱的速度,更别说国铁还负债。

根据国铁8月29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来看,它今年上半年的总负债为6.19万亿元。

15.5亿的净利润和6万亿的负债,国铁过的什么苦日子大家应该能体会到吧?那么问题来了,国铁有国家兜底,为什么一直在亏钱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这里的成本,不仅包括各条铁路线路的建设成本,还包括各种运营成本。

首先是铁路建设成本。

根据最新数据,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约16.2万公里,其中高铁约4.8万公里、地方铁路超2.5万公里。我们暂时不说后面两种铁路线路,就拿最贵的高铁来说。

高铁的建设成本,高得令人咋舌。曾经,印度看中国修了一条又一条高铁线路,馋得眼睛都红了,也想学中国修高铁。但多年过去,它一米都没修,为什么?是不想修吗?是没钱啊!

印度国有基础设施开发金融公司总裁Rajiv Lall说:“印度暂时不需要高铁,它太快了,而且太贵了”。

部分高铁的建设成本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高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为1.29亿元/公里;时速250公里的高铁为0.87亿元/公里。一条高铁线路修下来,动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都是有可能的。

而如果按照1亿/公里来算,中国高铁光建设成本就达到了4.8万亿。这还只是建设成本,没算上运营成本。

铁路的运营成本主要分为直接变动成本、车辆、线路的折旧费和财务费用。

其中,直接变动成本包括了电费、人工费、维修维护费以及一般的物资消耗等费用,财务费用则是高铁修建时借的贷款以及每年的利息。

国铁集团下辖18个铁路局,员工超两百万,员工工资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如果是热门线路、出行旺季还好,坐高铁的人多,可以回点血,但如果是出行淡季就惨了。出行淡季加冷门线路,更是惨上加惨,回血都回不了,还得倒贴。

我们总是埋怨高铁的票价贵,但实际上,中国的高铁票价是全球最低的,仅为外国票价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卖票得来的钱,连还利息都不够,只能勉强抵消列车的维修费用。

北京交通大学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指出,中国14亿人都养不起高铁。国外媒体更是发文嘲讽,称中国高铁就是在浪费钱!

那么,高铁真的是在浪费钱吗?当然不是。

国铁亏了这么多年,欠了一屁股债,却还是坚持每年修高铁,甚至打算到2035年,将我国的高铁里程提升至7万公里。今年,国铁的债还没还完,又开启了新藏铁路的千亿项目,真的是越亏越要建。而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中国需要高铁,需要新的铁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是真理。高铁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超经济效益。国铁这个最大央企的诞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给广大人民谋福祉,给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给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入澎湃动能。

国铁自己是亏麻了,但它修的高铁却拉动了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

有研究表明,高铁每投资1亿,可拉动上下游产业10亿元产值,创造600多个就业岗位。

这并不夸张。据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所说,高铁能够有效的刺激地方消费。高铁的投资,有40%被用于材料、消费和人员的工资上。

比如,京沪铁路每天建设投资1.9亿元,大概要消耗1万吨钢筋、35万吨水泥和11万立方混凝土。

而且,高铁作为高科技产品,影响的不仅仅是材料这一块,还包括了信息、机械、冶金、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多个产业,带动沿线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非常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负责中国动车组零部件生产的设计核心层企业有140余家、紧密层企业有500余家,星罗棋布地分布在20多个省市。

高铁将这些产业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1万亿元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会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会给多少人提供就业岗位,又会给当地百姓增加多少收入,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除此之外,从生活角度来说,高铁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它将不同的城市连接起来,缩短了人才和物资的流动。这点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然后打开了农产品的运输通道和销路,实现“朝发午至”的跨区域配送,惠及千万家,盘活当地经济。

可以说,国铁顶着压死人的债务建高铁,压根儿就不是为了赚钱。要是为了赚钱,随意涨价不就好了吗?反正国铁在铁路这一块儿没有对手,普通人依赖高铁,哪怕涨价了也会咬着牙坐。买不起票的人,那就只能去坐绿皮火车哐哧哐哧了。这样一来,国铁赚大钱还清债务,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但是,国铁没有这样做。现在的高铁票价虽然涨了几次,但尚在普通人的承受范围之内,二等座也可以坐得很舒服。正是铁总拥有央企为人民服务的底色,才会一边哭着亏钱,一边拉着全国人民到处跑。

人民铁路为人民。比起赚钱,它更看重社会效益和地区的长远利益。所以,哪怕赔死了,高铁也还是要继续建,铁路该修的也得修。

庆幸的是,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国铁总资产在继续增长,达到9.85万亿元。同时,它的总负债正在经历第四次下降,较上年同期下降0.32%,集团负债率为62.84%,回落到12年前的水平。

可见,国铁集团的亏损并不是无法改变。高铁投资回报周期长,前期的亏本是怎么都躲不掉的,但它的“长尾效应”却很惊人。国铁总负债的连续下降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总有一天会实现盈利,扭亏为盈。

最后,国庆和中秋的高铁票已经开售了,希望有出行需求的人都能抢到票。

信息参考:

  1. 新快报- 1.2万亿元投资西藏后,又一超级工程——新藏铁路来了

  1. 人民网-从追赶到领跑 高铁勾勒中国发展新脉络

  1. 新华网-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5860亿元

  1. 环球网-票价高、盒饭贵的高铁为何却长期亏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4.8万公里!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再创新纪录

  1. 新华社-国铁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2万亿元

  1. 中国经营报-半年报|国铁集团总负债回落至6.19万亿元 首次呈现同比下降

  1. 共青团中央-年年亏钱的高铁,为啥还要建?

  1. 共青团中央-中国高铁又被表扬了!建设成本为别国2/3,票价为1/4到1/5

  1. 凤凰网-新藏铁路最快今年开工,单公里投资或高达2亿元

发布于 2025-09-18 10:13
收藏
1
上一篇:山东四域探秘,鲁西、鲁南、鲁中、鲁东的地理划分与特色解析 下一篇:京沪高铁,从交通动脉到消费动力——价值重塑与引擎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