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气温波动加剧,今年春日起伏最显著的节气
确实如此。惊蛰节气(通常在公历3月5日或6日)标志着天气进入活跃期,气温开始显著回升。但由于它处于冬末春初的过渡阶段,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常常导致气温出现剧烈的波动和起伏。
“惊蛰”这个名字本身就暗示了这种变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昆虫。这种“惊”也形象地描绘了气温忽高忽低的状况。
所以,您说的“惊蛰是气温起伏最明显的节气之一,今年也不例外”是非常准确的观察。这个时期的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气温的不稳定性,防止受凉感冒。大家出行时,确实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物。
相关内容:
根据预报,今天广州将有一场中雷雨。阵阵春雷将提醒我们,惊蛰节气就要到了。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
在广东,中部地区的初雷平均恰好发生在惊蛰前后。广东北部虽然气温比中部低,可是早在雨水节气就可能出现初雷,这是由于当地多山,在春季空气的上升运动往往比中部强烈,又容易受到高空南支西风小槽的影响,诱发不稳定天气。从降水量看,惊蛰与上个节气接近,平均降水量在35毫米左右。
气温上却会出现一个很明显的转折。从广州来看,常年惊蛰节气开始气温明显上升,比雨水节气平均气温上升2.2℃,达17.7℃,最高气温大多超过20℃,节气平均最高气温达21.6℃。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惊蛰期间,长江流域不少城市将在惊蛰期间迎来初雷。而在黄河流域等地,雷声一般出现在3月末甚至更晚。自古有“春雷惊百虫”之说,但其实惊醒小动物的并不是雷声,而是逐渐回暖的气温。惊蛰时节正值“九九”,数九寒天即将过去,气温逐渐上升,天气回暖。除东北、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将升到0℃以上。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说,今年惊蛰节气我国降水仍然频繁,呈现南雨北雪的特点。从目前预报来看,3月6日至3月9日,江汉、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江南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此外,华北东北部、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惊蛰节气是气温起伏最为明显的时节之一。今年惊蛰初期(3月7日至3月9日),受冷空气影响,中东部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有4℃~6℃降温,部分地区可达8℃。尤其是西北地区东部、江南、黄淮等地气温起伏最为明显,例如济南3月8日最高气温将升至17℃,9日就将降至8℃,公众需要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及时调整衣物,谨防感冒。广州在惊蛰期间也将经历过山车般的气温起伏,今天降温之后,周末天气回暖,最高气温上升到28℃,过后又猛降到22℃,“酸爽”滋味比今天更甚。
气象专家提醒,惊蛰节气大家还要留意雾和雷雨大风这两种灾害性天气。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气温急剧上升,潮湿空气变得极其不稳定,一旦受到冷空气的冲击,加上复杂地形的影响,就容易酝酿一场由大雾到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甚至冰雹的恶劣天气过程,对内河航运以至公路行车安全,都会构成极大的危害。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叶卡斯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