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关于您的问题,桑树结“果”其实是指它的“桑葚”(Mulberry),以及它还会结“桑葚核”(Mulberry kernel),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桑葚的种子。我们来分别看一下:
"1. 桑树一年结几次果?"
"主要收获期(桑葚成熟):" 大多数桑树品种一年主要经历 "一次" 大规模的桑葚成熟期。这个时期通常在 "春末到夏末",具体时间因地区气候和品种而异(例如,在中国北方地区,通常在5月到7月;南方地区可能稍早或稍晚)。
"桑葚核(种子):" 桑葚成熟后,里面的种子(桑葚核)是存在的。这些种子可以在果实成熟后采收,用于繁殖新的桑树。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有新的种子成熟,可以说一年都有“结果”的过程,但这通常不被认为是“收获果实”。
"部分品种或特定条件:" 理论上,如果管理得当,某些特定品种或生长环境极佳的桑树,在第一次果实的桑葚完全采收后,如果能够迅速恢复营养并再次开花(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尤其是在常规果树模式下),可能会有少量二次或三次小规模的结果,但这非常罕见,不是桑树主要的结 fruit 模式。
"总结:" 通常
果桑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树苗,其果实不仅可以食用,还可用于工业生产,因此价格小贵,但由于果桑的保质期很短,所以要想吃到桑葚,就需了解桑葚结果的时期,那桑树一年结几次果?怎么种才能长更多的果实?
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来说,桑树一年结一次果,开一次花,其花期在4月,果实成熟是在5-7月。有的为了能够吃上桑树,对桑树进行一系列的管理,让桑树一年之内结不止一次果,但出现的现象很少。

种植方法:
一、品种选择果桑盛果期长达30年以上,可根据栽培目的和气候情况选择优良品种。我国采用生物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了果形大、产量高、适应性强的优良果桑品种。北方可选择的鲜食兼加工品种有无核大十、红果1号、红果2果、红果3号、红果4号、白玉王等,杂交品种8632只适宜加工。南方可选择46CO19、粤葚大10等鲜食兼加工品种。桑果亩产量一般在1500~2000千克。
二、园地选建果桑适应性强,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土壤pH值在6.5~7.5、地势平缓、地下水位高、排灌便利、远离灰尘等污染源的砂壤土地块建园。
三、整地定植1. 定植时间 以早春萌芽前定植为主,落叶后的初冬也可定植。2. 整地 定植前应平整土地,全面耕深25厘米左右后整平,挖好排水渠道。栽植密度每亩控制在 300~500株范围内,株行距为1.5~2米×1米。根据地形,一般按南北向挖深50~60厘米、宽60厘米的定植沟,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0千克、豆粕等饼肥100千克,与表土混匀后填入沟内。3. 栽植 栽植时将桑苗根系向四周伸展均匀,回填一半土时轻轻提苗摇动,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土填至与地面持平后踩实,并筑围堰浇1次透水。栽植后,顺行起垄,垄高15~20厘米。
四、幼龄树管理定植后两年内,以培养树形和促壮挂果枝管理为主。1. 施肥 于幼树萌芽前、叶幕形成期,分别株施尿素100克或沼液5~10千克;5月中旬,株施硫酸钾复合肥30~50克;7月份及以后,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通过多次追肥,全面促进树体营养积累,促进挂果枝条的形成。2. 灌水 春季果桑萌芽前,配合施肥灌1次透水,每次追肥后、土壤墒情差时适时灌水,(www.nczfj.com)灌水后最好对树盘进行覆草(或作物秸秆),以减少水分蒸发。北方地区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确保幼树安全越冬。3. 整形 果桑主要采用中干养成法来整形,前两年应采用春伐剪定。定植当年,在萌枝高40~50厘米处打梢培养主干,发芽后于干上选留2~3个健壮、方向适宜的新芽,其余疏去,当年促壮2~3个新枝条。翌年春季萌芽前,在距地面65~80厘米处春伐,培养第一层枝干,发芽后每个支干选留2~3个新梢生长,每株培养4~6个枝条。整形管理应综合放枝、回缩、疏枝等技术,及时调整树冠大小,确保通风透光。
五、结果树管理定植第三年进入正常结果期,注意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克服大小年现象,确保丰产稳产。

1. 追肥 3月上旬萌芽前,在距树干20厘米处开沟,亩施三元复合肥30千克。开花前、幼果期,各追施1次硫酸钾复合肥,以促进授粉及幼果膨大,一般亩施20~30千克。(www.nczfj.com)始花期、幼果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以提高果实含糖量,使桑葚果大色艳,促进稳产增产。2. 排灌 春季萌芽期是需水高峰期,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土壤追肥后也要及时灌水。雨季保持园内外沟渠畅通,雨停田干无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传播。3. 抹芽 3月中下旬萌芽期,抹除主干上萌发的隐芽、结果母枝基部的密集芽、弱小芽,以集中营养、减少养分消耗。4. 摘叶 在桑葚膨大期,将结果母枝基部、枝条中下部密集桑叶2~3片适当摘除,以加强通风透光,利于积累营养,增加桑葚糖度,提高果实商品性。
六、桑果采收1. 成熟标志 桑葚成熟的标志为果梗由绿变黄白,紫红色品种果粒由红变紫。2. 采收时间 桑葚采收时间以气温较低的清晨为佳。经过夜间温度降低,果实温度也随之下降,此时采摘可延长保质期3~5天。3. 采收方法 桑葚成熟期不一致,大概持续1个月,应分批采摘,一般每5天采收1次。桑葚果肉绵软不耐储运,最好采用手摘,采前戴上无菌手套,采时注意轻拿轻放,勿碰伤表皮。树梢、枝梢等较高处的果实,既可在地面铺上洁净的塑料布用震动法收获,也可利用专用采果梯攀高采摘。4. 包装出售 按果粒大小筛选分级,先用小塑料盒覆保鲜膜包装,每盒500~800克,再按级别分别装入专用果箱;桑葚销售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在果箱外表面印制桑葚等级、品牌名称、果实照片、装箱重量、种植基地名称、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装箱后应及时运往果品市场销售。
七、采后管理1. 夏剪修枝 于每年6月份采果结束后进行夏剪,在幼龄树树形修剪的基础上,将枝条从基部剪掉使其重发新枝,修枝应在晴天中午进行以减少伤流。剪后10~15天即有大量芽萌发,应及时抹芽定梢,每枝保留3~5个新梢,作为来年的结果母枝;同时,疏去过密的细枝、弱枝,集中营养长好挂果枝。以后每年在枝条基部进行夏剪,在离地1米处剪干培养二级支干,发芽后每个支干选留2~3芽,每株培养8~12个枝条,逐渐形成干桑、桑拳,增加结果枝数量。2. 肥水管理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分别采用沟施、穴施法施肥。采果后,及时进行追肥,促壮翌年挂果枝。夏伐后5天左右,亩施尿素10~15千克;7月上旬,亩施三元复合肥或尿素20~30千克;8月下旬秋施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三元复合肥20~30千克,促进枝条木质化,延长桑园丰产周期。夏秋季视土壤墒情及时灌水,封冻前进行冬灌。3. 采叶 果桑不仅可收桑葚,还可用桑叶养蚕。采收后,夏秋季可采叶养蚕。注重采养结合,采叶时留柄勿伤桑芽,枝梢上始终保留10~15片桑叶养树。4.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蓄水保墒,还可降低病虫害的越冬基数。应保证1次深翻,夏秋中耕除草2~3次。5. 冬剪 为充分集中养分,提高桑果的产量和质量,宜进行冬剪。冬剪在落叶后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进行,过早易发生冬芽秋发现象,影响翌年产量。重点剪除枝条顶端10~20厘米长的嫩梢,以及病虫枝、过密枝、衰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