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鄂交汇之地,揭秘安徽省人口超40万的热门县

皖鄂交汇之地,揭秘安徽省人口超40万的热门县"/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安徽省人口超过40万、地处安徽与湖北交界处的县,最符合的可能是 "金寨县"。
以下是金寨县的相关信息,以及为什么它可能是您要找的县:
"地理位置:"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与湖北省的麻城市、罗田县、商城县接壤。它地处两省交界地带,是安徽省的“西大门”。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金寨县常住人口为 "41.18万人",确实超过40万。 "其他信息:" 金寨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县城所在地是"梅山"。 经济以农业、林业为主,也是著名的“红军县”和“将军县”。
"需要注意的是,安徽省与湖北省接壤的县还有不少,例如:"
"霍山县:" 位于安徽省西部,与湖北省的罗田县、麻城市接壤。但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霍山县常住人口约为 "38.67万人",未超过40万。 "舒城县:" 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与湖北省的安陆市、孝感市接壤。舒城县的常住人口约为54.86万人,超过了40万,但它并不完全处于两省的

相关内容:

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清朝康熙年间,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54个县,44个市辖区。其中,就岳西县来说,人口超40万,隶属于安庆市,地处安徽、湖北两省的交界处。岳西县这一县名,因“新县区域适居潜岳(指古南岳,即今天柱山)之西,即以岳西名之”。

首先,岳西县,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地处大别山腹地、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市西部,东与潜山市接壤,西与湖北省英山县交界,南与太湖县毗邻,北与舒城县、霍山县相连,也即该县地处安徽、湖北两省的交界处。县境介于东经115°55′—116°33′,北纬30°39′—31°11′之间,总面积2398平方千米。就岳西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时期,该地区处在吴国和楚国的交界地带。到了战国时期,今安徽省岳西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安庆市岳西县一带南属庐江郡、北属九江郡、衡山郡。

西汉时期,该地区初属衡山国,后属庐江郡,东北属龙舒县,西北属潜县,南属皖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岳西县一带处在东吴和曹魏的交界地带。在三国时期,该地区南属东吴庐江郡皖县,北属曹魏博安县、六安县。晋代,西晋沿袭吴庐江郡制,改魏博安县设立潜县,六安县南设立舒县。进入南北朝时期,今岳西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该地区北属庐江郡霍山县、庐江县,南属同安郡怀宁县、太湖县。

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在位时,析庐江县设立舒城县。在此基础上,今岳西县一带属庐州舒城县、寿州霍山县,南属舒州怀宁县、太湖县。五代十国时期,该地区依然分属以上四个县。北宋建立后,该地区分属怀宁县、太湖县、六安县、舒城县。南宋时期,怀宁县、太湖县、六安县、舒城县属淮南西路。元朝,至治三年(1323年),析怀宁县设立潜山县,在此基础上,今岳西县一带南属安庆路潜山县、太湖县,北属庐州路舒城县、六安县。

最后,明朝时期,该地区分属潜山县、太湖县、霍山县、舒城县。清朝取代明朝后,今岳西县一带依然分属潜山县、太湖县、霍山县、舒城县。由此,因为建县时间较晚,该地区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1936年,正式在该地区建县,因“新县区域适居潜岳(指古南岳,即今天柱山)之西,即以岳西名之”。1971年,岳西县属安庆地区。1988年8月,撤销安庆地区,岳西县隶属于地级安庆市。截至2018年底,岳西县总面积达239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41万人。对于1936年才建县的岳西县,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发布于 2025-09-17 23:43
收藏
1
上一篇:安徽霍山,家门口就业,让家乡成为你的好地方 下一篇:红羽点碧波,香港媒体青海湖仙女湾亲历生态蜕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