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正式批准公告,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翁健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翁健是暨南大学继叶文才、关柏鸥、李朝晖教授后第4位由暨南大学自主培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至今,暨南大学共有17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环境学院郭英教授、经济学院张宁教授、药学院王磊研究员分别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至今,暨南大学共有14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其中,13位为暨南大学自主培养,1位为引进人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资助期限为5年,直接经费资助经费为350万元/项(数学和管理科学为245万元/项)。2018年,广东高校共有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分别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旨在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好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的直接经费为130万元。2018年,广东高校共有24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暨南大学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第三。
【获资助者个人简介】

翁健
翁健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在CRYPTO、EUROCRYPT、ASIACRYPT等顶级国际会议和国际期刊上发表了80多篇论文,解决了公钥密码学领域的Bellare-Waters-Yilek公开问题、Goyal-Lu-Sahai-Waters公开问题和Canetti-Hohenberger公开问题,开创了条件代理重加密研究方向,攻破了数个公钥加密方案和叛逆者追踪方案,应邀在2015年中国密码学会年会上作大会特邀报告。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项目(杰青、重点、面上和青年项目)等10多项项目。曾获中国密码学会首届密码创新奖、2017年全国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第26届密码学与信息安全会议SCIS 2011最佳论文奖等奖励。入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郭英
郭英是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底进入暨南大学工作。近年来,就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有机污染物的人体暴露、来源解析、健康风险评估等两个相辅相成的研究点取得了成绩。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3项,参与省部级基金3项。曾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16年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计划。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

张宁
张宁是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珠江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管理,资源环境经济管理。近年来在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 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Geoscience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有16篇论文进入领域引用前0.1%或1%的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3项。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获得领导批示,部分并转化为政府决策支持。获得国家级奖励1次,其他各类奖励5次,出版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3部,韩文专著1部,专利1项。
王磊是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人才计划。研究方向是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从30余种药用植物中发现了1200余种天然产物,包括300余个新化合物、22类75个新骨架结构和5个在体内外具有抗菌或抗病毒活性的药物先导物。首次完成了32个复杂天然间苯三酚的高效仿生合成,发现了石蒜碱通过宿主蛋白(COX4I)抗流感病毒的新颖机制,并揭示了剧毒植物钩吻(断肠草)的毒性成分和毒理机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1项。已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5篇。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广东青年五四奖集体提名奖。
(科学技术研究处 刘红)
编辑:郭美婷
责编:杜明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