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的前世今生,穿越百年时光,几张照片见证风云变幻

外滩的前世今生,穿越百年时光,几张照片见证风云变幻"/

我们来用几张代表性的照片,串联起外滩的前世今生,展现这条上海母亲河畔的传奇长廊。
"外滩的前世今生,几张照片告诉你"
外滩,是上海的地理象征,也是一部浓缩的上海历史书。它见证了上海的沧桑巨变,从昔日十里洋场的风云际会到如今国际大都市的璀璨明珠。
"【前世:开埠初期的万国建筑博览】"
这张照片(或想象中的照片)展示了开埠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外滩景象:
"照片描述:" 沿着黄浦江,一排风格迥异、气势恢宏的西式建筑依次排开。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各种风格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建筑上爬满了常春藤,显得庄严而富有异国情调。对岸的南京路商业区已是人声鼎沸,店铺林立,与外滩的西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背景:" 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滩迅速成为外国公使、商行、银行、公司的集中地。西方列强在此租界,建造了代表各自国家文化特色的领事馆和商业楼宇。外滩不仅是金融贸易中心,也成为西方人社交、休闲的场所,充满了殖民时期的繁华与权力象征。这一

相关内容:

图为解放前夕的上海外滩,上海市档案馆 供图

想要了解上海,就一定要去外滩。外地游客来上海,作为上海的地标之一的外滩都成为了一个必去的打卡点。凡是以上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几乎都有着外滩的画面。

外滩是怎么得名的?原来,在过去的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进入上海旧县城附近以前有条小支流叫上海浦,上海人就以上海浦这一小河的出口为界,其上游的黄浦江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其下游的黄浦江河滩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外滩这一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将上海数百年的历史娓娓道来。

全长1.5公里的外滩,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外滩于1945年拥有正式路名——中山东一路。

日前,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解放前的外滩是怎样的面貌?繁华程度如何?

由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一张解放前夕的上海外滩的照片显示,虽然有着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却只是一个渡口,远不如今天那么重要。

解放前的外滩有什么

解放前的外滩,虽然没有今天那么繁华,但是足以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迹。

只要谈起清末以及民国的金融发展史,不得不提及外滩——中国第一家商办银行在这里成立,中国第一家国家银行——户部银行在这里设立分行。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华资银行和钱庄共有130多家,几乎全部集中在外滩地区。

外滩在我国建筑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中国银行大楼是外滩建筑之一。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中国收回租界管理权,外滩所在的道路被命名为中山东一路。

解放前一年,交通银行大楼建成,外滩天际线及外滩建筑群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

解放后的外滩日新月异

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受命全面接管民国资本银行。新生的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分行等国资银行集聚外滩。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外滩再次焕发了新的面貌——上海新建的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要素市场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清算所等都首先落户于外滩;众多外资银行回归外滩。同时,上海市政府让出大厦,开设浦发银行。

上海市政府于2007年批准实施面向世博的新一轮外滩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外滩开始综合大改造。

2009年3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被中央批准后,“外滩金融聚集带”确立,大体范围是沿外滩,北起苏州河,南至世博园区,整个范围面积2.6平方公里。

在世博会开幕前夕,外滩全面完成改造工程。

一百多年来,外滩的发展是上海历史变迁、发展的缩影。解放后的外滩已经俨然成为了上海的一张金字名片。未来的外滩,犹如一颗明珠,将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作者:汪荔诚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于 2025-09-17 09:28
收藏
1
上一篇:外滩最北端,探寻历史悠久的建筑群奥秘 下一篇:夜幕下的外滩钟声,岁月流转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