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正在苦哈哈的上班,闲聊中同事让我去看看<我的阿勒泰>这个电视剧,我不以为意,就是最近不想看电视剧,觉的无聊,没啥可看的,已经过了追剧的年纪。
最终还是在很无聊的一个晚上熬夜将它看完了,巴太跟李文秀的故事,让我又重温了一遍刚向往爱情的时候,一切都是纯粹美好的,即便什么不语,便心知肚明,想要的也是很简单幸福。
不管从视觉还是剧情上,都会有很美的感受,思想的冲突,巴太嫂子嫁人的事,她执着的一个搓衣板,想必在她再嫁人后会有人为她买的。虽然这只是电视剧故事的插曲,在我看来它是一种进步,她可以再嫁人,有自己的选择权 ,终归也是幸福的。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能理解“你说这里太安静了睡不着?那是你心里吵。”失眠的人的心里是很吵的,就是想太多。置身于如此美好的风景之中,失眠能距离我们很遥远吧。
牛马做久了是真的向往草原,与其说是向往草原,其实是更喜欢自由,无拘无束,谁喜欢被管着,被拘束着,不是爱意的管,在某种接受的程度上久了就会厌烦。即便是再大的草原也容纳不下我们这些牛马的不得已,更所需的生活,所以牛马还得当,草原继续向往,总会有去感受的一天。一切都在继续跟进行中,慢有慢的好处,快有快的风速。
没读书前,我以为我的阿勒泰是本小说,写的就是巴太跟李文秀的爱情故事,他们草原上一切的细节,都有种慢节奏感,很舒适,很温馨的画面,他们一起躺在草原上看星星,他让她骑他最喜欢的踏雪,他为了救她射杀了自己最喜欢的踏雪,踏雪是马,在看这一集的时候我哭了,不知道是为踏雪哭,还是哭他们的感情是要结束了吗?
剧情恰到好处,他们各自离开变好,又一起回来,电视剧的故事就完了。
而我向往草原的故事并没结束,我去读书,我去寻找草原,原来这个电视剧改编自我的阿勒泰,用里面的一些故事展现出来的故事。李娟写的这本书可以有时间慢慢去看,慢慢看才能看的惬意,有幽默,有深意,有故事。
所有点滴故事的汇聚就是一本书,而真正的智慧来自生生不息的日子里。
就如牧民大叔给她说:“路在嘴上,就在嘴上嘛,多问一句就能少走十里冤枉路。”确实是这样的,让我想起我出远门,不常去的地方就用导航,不习惯问人,也不好意思张嘴,一来有导航,现在都用导航。二来,去找陌生人问路怕被骗。三,怕别人也怕陌生人突然找到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的人都得谨慎的对待陌生人。
可我还是太高看自己了,方向不明,每次都是四个方向走完才找着正确的方向,有时方向对了隔墙的门找不见,折腾一到半个小时折腾不动了,放下态度,迈开腿,逢人就问路,问完才发现,没有自己设想的那么槽。没人骗我,问谁知道的必指路。世界没有想象的那么槽。
所以人有时候比导航靠谱,要实际,要敢于行动,敢于尝试。
我觉的整本书都在告诉我们幸福是如此简单的,做牛马也能简单的做,也能有我们有趣的生活方式,正因为不同才美,同或许并没有多美。
“山在哪里,它不来找你,你就得去找它,人和自然嘛,总得有一个先动。”
“山不见我,我来见山。”
人于自然的关系,人于人之间的关系,主动方能真知,是该主动的。上班,工作,想见的人,上班是累,但有回报,草原待着就是度假,度完假继续上班,不上班没经费度假。
哈哈哈,牛马先打工,然后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