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小百天周岁摄影攻略,捕捉萌宝成长的每一个珍贵瞬间

孩子太小百天周岁摄影攻略,捕捉萌宝成长的每一个珍贵瞬间"/

恭喜!为孩子庆祝百天和周岁是非常有意义的时刻。宝宝太小,拍摄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拍出温馨可爱的照片:
"核心原则:安全第一,自然为主,捕捉瞬间。"
"一、 拍摄准备 (Preparation is Key)"
1. "选择合适的摄影师 (Choose the Right Photographer):" "经验丰富:" 寻找有拍摄新生儿或百天/周岁宝宝经验的摄影师。他们懂得如何与宝宝互动、如何安抚宝宝、如何捕捉自然的瞬间。 "耐心:" 宝宝不会一直配合,耐心是必须的。 "风格:" 选择你喜欢的拍摄风格(自然光、影棚、玩偶等),但百天/周岁宝宝更适合自然、轻松的风格。 "沟通:" 提前与摄影师充分沟通你的想法、喜欢的风格以及宝宝的习惯(比如什么时候最精神)。
2. "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熟悉的环境:" 宝宝在自己熟悉和舒适的环境(如家里)通常更容易放松。这也能创造更多自然、温馨的画面。 "自然光:" 尽量利用自然光。上午或下午的柔和光线最适合。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刺眼或让宝宝不适。 "准备充分:" 如果在户外拍摄,确保天气好,温度适宜,准备好防寒

相关内容:


【此文缘由】

最近,相继有几个孩子妈问我,孩子很小怎么拍?比如满月、百天、半岁或者周岁了,出于纪念总要拍照。于是我整理了一下这几年拍摄这些小小小朋友的案例,给一些拍摄建议,或者是思路上的启发。


【了解拍摄对象】

我在平时讲亲子摄影的时候,会把周岁及周岁以前的孩子归为一类。因为年纪太小,行为能力和互动方式都有局限。我们在考虑这些小小小朋友的拍摄之前,要遵从于他们的实际状态,也就是:躺着、趴着、就算大一点可以坐或站,也需要借力支撑,而且每种状态都不会坚持太久时间,拍着拍着还得睡一觉,沟通和互动方面有点像拍小动物,需要耐心。如果想把状态和情绪抓拍得尽量丰富,往往会比拍2岁以上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我的拍摄情况】

小小小朋友的拍摄,在我的拍摄工作中并不多,平均每年10个左右。不过我拍了十多年,所以满月、百天、半岁、1岁或1岁半都体会过,再加上不同家长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积累了不少拍摄经验。


【大部分家长的需求】

其实,绝大部分家长对于小小小朋友的拍摄要求并不高,大多是希望有美美的近景大头照,笑着就行,还有的会怀旧去大北拍黑白的大头照。影楼和工作室的做法,往往是给小小小朋友穿上各种主题的服饰在主题的场景中拍美美的照片。所以,我自己在客服了解的时候,有这类需求的家长,我往往会真诚的推荐他们去外面的影楼和工作室拍,因为这类照片的拍摄对于这些机构来说更对口,虽然是流水线拍摄,但流水线也代表着标准一致,不会有差异性。


【我的拍摄理念】

我相信大部分自由摄影师,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拍摄理念和服务特色,更灵活,也更偏定制化,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我自己对于拍摄孩子的理念,不管是小小小朋友,还是大一点的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立场,假设这个娃是自己的,那么我希望可以通过镜头去记录他的成长痕迹、成长状态、成长环境、成长中的家人陪伴等等。虽然,小小小朋友无法跑跳蹦,不像大孩子那么解放天性,但我希望可以尽量丰富的捕捉他们的各种小表情,小情绪,而不只是对着镜头笑的大头照。


接下来,我分几个段落具体聊一下

拍小小小朋友,到底拍什么?可以去哪里拍?

Part 1 上门的常规拍摄


这几年,我的大部分小小小朋友的拍摄都是上门拍摄,北京本地或近郊的居多,也随着自己各地的旅拍,在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甚至日本东京有过上门拍娃的经历,因此走进过千家万户,哈哈。一般是根据不同的房型、不同的房间摆设,扬长避短的进行拍摄。

常规的基础拍摄是孩子各种状态的近景特写,类似影楼工作室那种,比较传统和简单。只不过客人可以足不出户,时间很充裕,环境也是孩子熟悉的。但对于不同居室物品的取景利用,要稍加动脑和用心。又新又大的房子要拍好,旧和小的房子也要拍好,所以通过取景构图来做扬长避短的取舍非常重要。一般会在拍之前通过微信了解清楚,做好拍摄方案的沟通。


Part 2 拍孩子和家人的互动


除了常规的基础拍摄以外,其实很多家长希望记录自己和孩子的互动状态,除了父母以外,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或者隔辈的爷爷奶奶等等。

和家人的互动,一般有三种进阶:

第一,合影。无论多少个家人,一起对着镜头123笑,这没啥好说的。

第二,自然的互动。这需要摄影师去安排和引导,拍摄的时候依次考虑:家里哪个位置的陈设适合拍摄?哪个位置的光线适合拍摄?家人和孩子的状态如何引导?

第三,真实的互动。我相信平日不拍照的时候,每个爸爸妈妈都有各自与娃互动,表达爱的方式。所以我会尽量把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互动方式挖掘出来,让照片更有意义,更有故事性。


Part 3 尽量丰富的表情和情绪

大多数家长给娃拍照,就想让孩子笑,只要笑就好看。没错!我会拍很多,但拍笑其实是我对自己拍摄的基本要求,我还想拍到更多丰富的表情和情绪。

小小小朋友因为年纪太小,无法在肢体上拍出花样来,为何不在表情上努力、争取、尽量捕捉到更丰富的瞬间呢?

这是我自己的小追求,但平心而论,这样的把握并不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小小小朋友的下一秒是怎样的。所以拍摄的时候,只有勤奋和耐心可以解决这件事。


Part 4 拍局部特写

小小小朋友的家长大多会选择上午拍摄,然而90%的小小小朋友在9点-10点的时候都会睡一觉,这一觉比较短,大概30-60分钟,然后临近中午之前,再次醒来,会更加精神。

孩子睡觉的这个时间,除了短暂休息一下,往往也会趁娃熟睡的时候拍几张小手或小脚的特写。当然,我一般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因为不同家长对拍手脚的理解不同,要求也不同,尽量做到定制化服务。


Part 5 拍成长状态

如果你接触的孩子多了,就会发现,一个家庭一个样,一个孩子一个养法,每个孩子会有不同的性格,在家里会有不同的状态。我往往在拍摄之前,会和家长沟通了解这个娃的生活习性,然后尽可能的去捕捉记录,帮家长把孩子这个年纪的真实状态拍摄下来,这种拍摄,更偏纪实。

比如:

孩子最近可以自己吃饭了,吃到满脸都是

孩子突然对抽屉的抽拉产生了兴趣

孩子在家长的诱导下喜欢啃脚丫子,觉得很好玩

孩子对屋门的开关有了兴趣

客厅腾出来给娃变成了儿童游乐园

娃喜欢藏在床后跟大人玩躲猫猫

给娃洗澡是每天的必修课

父母特意买了把尺子记录下孩子的成长

孩子正在研究该如何把跑到柜底的玩具拿出来


比如:

孩子对手机产生浓厚兴趣,一响就学着大人打电话

孩子居然学会自己爬上沙发了

孩子在努力学着自己打开房门

孩子的奶嘴儿掉了,他在努力的抓取

孩子和爸妈的婚纱照拍个合影

孩子最近开始学着妈妈梳头了

孩子喜欢藏在窗帘后面和大人躲猫猫

孩子总是在客厅沙发歪着头看卧室的妈妈

孩子喜欢在飘窗前看楼下的车水马龙


以上这些碎片化的成长痕迹,还有很多很多。它们都属于非常独一无二的记录,和流水线标准化的拍摄截然不同。


Part 5+ 特殊的小主题

这部分,其实是上部分的一种延伸。每个家庭的娃都有属于各自的成长元素,所以有的家长会希望把这些元素作为一个小主题来拍摄。

比如有特别喜欢洗澡的娃,我们就抽个20分钟,专门拍个洗澡。


比如夏天的时候,有家庭会选应景的大西瓜,也很好玩。

比如养宠物的家庭,自然也可以把猫猫狗狗带入画面。


Part 6 拍生日会或抓周

一般,在孩子周岁的时候,家长都会给娃拍照片,从简单的大头照到复杂的生日派对,还有抓周,也都是可以拍摄的。

有的家庭会选在家中拍摄,只是加上一个抓周的环节。有的家庭会在外面给孩子办一场生日宴,请来亲朋好友。后者的拍摄会相对复杂一些,因为拍摄的对象和环节都变多了。一般包括:生日宴场地布置的空镜、来宾们和主角寒暄、送礼的状态、小寿星和其他小朋友、切蛋糕、抓周,甚至更多的爬梯环节等等,最后还有各种大合照。这种生日会的拍摄有点像婚礼的拍摄,更全面,除了小小小朋友以外 ,还要尽量把人们热闹的氛围感记录下来。


Part 7 来工作室拍摄

对于看重环境,不太看重成长记录,也就是不喜欢在家取景的家长来说,往往会让他们来我的工作室拍摄。工作室会有两类取景,一个是纯色背景 ,一个是带环境的背景。

工作室解决最大的一点就是环境,有的家长会认为比在自家出来的效果好;但弊端也是环境,不同孩子的照片会比较雷同,没有太多真实的成长元素。没办法,所以我的做法是:1,降低工作室内拍摄的价格;2,鼓励家长带孩子熟悉的玩具;3,不走量排队拍摄,包场拍摄,给孩子熟悉环境的时间;4,努力诱发和捕捉更多丰富的表情。


Part 8 去酒店或民宿拍摄

对环境有要求、不想在工作室雷同环境拍摄,并且有自己独特喜好的家长可以选择挑选酒店、民宿或会所等室内环境拍摄小朋友的照片。

优点是环境好且独一无二,缺点是成本的增加。

对于摄影师来说,和上门拍摄的思路基本一致。拍之前,我会配合家长挑选酒店民宿,然后给出相应的拍摄方案。拍摄当天,扬长避短的利用环境,取景有大有小,记录孩子状态的同时,兼顾环境的利用,不能一味的拍特写,要适当的体现拍摄地的价值。



Part 9 去商场亲子区域或早教中心拍摄

因为孩子小或者是天气冷等原因,我们不得不选择室内拍摄;又因为不想在家里取景,也不想在工作室或酒店等地方拍摄,所以也有一部分家长会选择一些公共环境或机构里取景拍摄。

比如商场里和孩子有关的娱乐区、主打亲子特色的场馆、私人会所、展馆,甚至是早教中心,我都有拍摄过。

这类地方如果是公共开放的,尽量早一些,这样人少;有些机构中心,需要提前和工作人员打声招呼,经过允许才可进入拍摄。


Part 10 如果去户外拍摄

因为我拍外景比较多,所以找我沟通的家长,多半还是想拍外景。出于负责任和靠谱起见,我一般会给这些想把小小小朋友放到户外拍摄的家长,打三剂预防针:

1、孩子在周岁或周岁以前,行为能力有限,换到户外拍摄,大多也只是抱着拍,坐着拍,趴着拍,站立都比较困难,所以状态非常单一。

2、孩子手、胳膊、腿和脚,因为和外界接触,难免会弄脏或受伤,适合心大的家长。

3、考虑孩子的精力,如果睡觉比较频繁,加上状态的单一会影响拍外景的性价比。


对于养娃比较皮实的家庭,依然会选外景拍摄,我都会配合。

但其实这些年,大部分小小小朋友外景的拍摄,其实是上门拍摄的补充。也就是把室内的部分拍完后,有些家长还想在楼下社区内或街心公园补几张外景,就会配合再拍一些外景。

当然,也要对孩子的精力状态做好评估。这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只要拍娃都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总结一下】

这次的内容足足准备了三天,希望可以给找我拍摄的小小小朋友的家长一些了解和参考,也希望可以给打算自己拍娃,或者同行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们一些借鉴吧。这十年来,因为坚持定制化的拍摄,所以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拍摄经验。

最后,欢迎来找我拍摄或学习摄影~~


图/文:源形毕露

————————————————

十年拍摄经验之谈

————————————————

发布于 2025-09-16 01:28
收藏
1
上一篇:一游渭南,深度体验,揭秘我玩转渭南的独家感受与真实体验分享 下一篇:孩子百天照攻略,如何拍摄出可爱又美观的百天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