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在自助餐厅拿了满满一桌,心里算着“这盘虾值30,两盘就够本”,结果吃半盘就撑了,剩下的只能浪费。其实吃自助回本,跟“食量”关系不大,跟“选对食材”、“避开陷阱”关系才大。

想回本,先做好“餐前准备”,这步错了,后面再选也白搭。很多人吃自助前会空腹,觉得“能多吃点”,其实空腹容易低血糖,一进门就被甜饮料、小蛋糕吸引,喝两口、吃两块就半饱,根本没肚子装贵的。
正确的做法是,吃自助前1小时,喝一杯温水,吃半片全麦面包或一小根玉米。这样肚子不饿,不会被廉价甜食勾走,还能保持食欲,等会儿选贵的食材时,能吃更多。
进餐厅后,别着急拿菜,先绕取餐区走一圈,摸清“贵的在哪”。商家摆食材有固定套路:门口、显眼处放的,大多是低成本的丸子、豆腐、蔬菜、面条,这些东西1斤成本才几块钱,还特别占肚子。

贵的食材,比如鲜切牛肉、活虾、现片三文鱼、刺身,会放在取餐区里面,有的还要排队拿,甚至藏在冷柜最下层。比如鲜切牛肉,1斤成本要40多,比冻肉卷贵两倍多,吃两盘就快够自助票价了。
还有现烤的生蚝、扇贝,比预煮的冰鲜款新鲜,成本也高,别错过。绕一圈摸清位置,心里有底,才不会一进门就拿错。
选食材时,别只看“贵不贵”,还要看“值不值”、“占不占肚子”。比如同样是肉,鲜切的比冻的值。冻肉卷可能加了淀粉、添加剂,煮完缩水一半,吃着没肉味;鲜切牛肉煮完紧实,一口是一口,还不用浪费肚子装淀粉。

海鲜要选“活的”、“现处理的”—— 活虾比冰虾新鲜,成本也高,煮着吃能尝出鲜,还不占肚子;冰虾可能是冻了很久的,吃着发柴,还容易饱。刺身要选现切的,别拿预包装的,预包装的可能不新鲜,还加了冰占重量。
烹饪方式也很关键,清蒸、白灼的比油炸、红烧的好。油炸的裹着面衣,吃两口就腻,还占肚子;清蒸的能吃食材本身的味道,还不用额外吃油脂,能多吃两盘。
吃的时候,顺序错了也会亏,别上来就喝饮料、吃主食。正确的顺序是:先喝半杯温水润胃,再吃海鲜、刺身,然后吃鲜切肉、现烤的生蚝扇贝,最后吃少量蔬菜、水果解腻。

别喝碳酸饮料、甜果汁,这些东西含糖量高,喝两口就胀肚子,还容易口渴,越喝越饱。想喝的话,选鲜榨果汁,或者柠檬水、茶水,这些不占肚子,还能解腻。
还要注意 “少拿多次”,别一次拿一堆。很多人觉得 “多拿点省得跑”,结果吃不完浪费,有的自助还会罚款。少拿多次,既能保证吃的都是新鲜的,还能根据自己的食欲调整,不会因为 “怕浪费” 硬撑,反而能多吃几样贵的。
没人规定吃自助,一定要“撑到扶墙”才算回本。真正的回本,是用合理的方式,吃到足够多 “高价值食材”,还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