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祭火仪式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白永光、赵礼维):“祭火”是蒙古族人特有的习俗,每逢农历12月23的夜晚,蒙古族人就会点起火盆,奉上羊肉、点心和白酒等祭品,举办隆重的仪式。
本周三正好是农历12月23日,也就是俗称“小年”。这天晚上,位于北京西南的“巴音浩日娲”蒙古族餐馆举办了一场传统的祭火仪式。
“巴音浩日娲”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浩瀚的宇宙”。作为一家正宗的蒙古族餐馆,“巴音浩日娲”已经连续多年举办祭火仪式了。
仪式开始前,家族长辈(或户主)以主祭人的身份诵读祭火词,并将祭品抛进燃烧的火盆里。随后,家族成员共同围绕熊熊燃烧的火盆顺时针走动,并各自将祭品抛进火堆。最后,参加者全体跪下向火盆磕三次头。整个仪式寓意红红火火。
祭献物 全羊
各色祭献物

祭火仪式主持人(图左)、主祭人(图右)
主祭人正在点燃酥油灯
人们排队围绕旺火顺时针转动,祈求来年好运
苏力定(蒙古族古代的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