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虽鲜,小心有毒,揭秘美味背后的安全警示

河豚虽鲜,小心有毒,揭秘美味背后的安全警示"/

这句“河豚虽鲜,小心有毒”是一句非常经典和重要的警示语,通常用来提醒人们:
1. "河豚的鲜美":河豚肉质鲜美,味道独特,被誉为“海中人参”,是许多美食爱好者追求的顶级食材。 2. "河豚的毒性":河豚体内含有强烈的毒素(主要是河豚毒素 TTX),这种毒素毒性极强,即使只摄入少量也可能致命。处理和食用河豚需要极其专业的技术和知识。
"这句话的核心意义在于:"
"强调风险":提醒人们在享受河豚美味的同时,必须时刻警惕其潜在的致命危险。 "警示作用":告诫人们不要随意尝试处理或食用未经专业处理的河豚,因为其毒性难以预测和控制。 "体现文化":在中国等河豚盛产和食用历史悠久的地区,这句话也体现了当地饮食文化中对于美食与危险并存现象的深刻认识。
简单来说,就是 "“好吃但危险,吃之前一定要小心!”"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早报讯 (记者李菁)近期,省内外屡见食用河豚鱼中毒事件。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为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饮食健康和生命安全,泉州市食安办对河豚鱼及其制品食用安全发布风险警示。

河豚鱼是一种有剧毒的鱼类,所含有的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一般情况下中毒人员首先会出现嘴唇和舌头麻痹,接着是运动神经麻痹,然后是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最后随着意识的慢慢消失,呼吸中枢被完全麻痹直至死亡。

目前对于河豚中毒没有特效药物,而且河豚中毒发病时间快,死亡率高,治疗应以早期的催吐、洗胃、排泄为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令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和销售活体河豚鱼、河豚整鱼及无合法资质的河豚鱼制品。需要注意的是,河豚毒素不仅可以存在于河豚鱼体内,在纽虫、蝾螈、织纹螺、章鱼等身上也有发现。

全市各食品经营者、摊贩和个人要自觉做到不加工捕捞的河豚活鱼、未经加工的河豚整鱼及无合法资质的河豚鱼制品。任何单位和个人捕捞或捡到新鲜河豚鱼时,要立即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不得随意丢弃,也不得转送他人或以任何形式流入市场。

请广大市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杜绝侥幸心理,自觉做到不购买、不食用河豚活鱼、未经加工的河豚整鱼及无合法资质的河豚鱼制品。在海边不捡食废弃的鱼,不到路边或市场上购买不认识的鱼类。若因误食河豚鱼及其制品出现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请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如违法加工经营河豚鱼(或以其他替代名称)及其制品的,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予以从严处罚,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您在商场超市、水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等场所发现有非法加工经营河豚鱼及其制品的行为,请拨打12315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来源: 东南早报

发布于 2025-09-15 04:27
收藏
1
上一篇:这种鱼剧毒无比!尚无特效药!当地已发生2起中毒死亡事件,警惕!一个月内频发! 下一篇:网友疑海底捞河豚锅中毒,海底捞回应,产品为无中毒风险食用级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