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时光,济南老街巷旧影(12)探寻天地坛街的历史印记

青未了时光,济南老街巷旧影(12)探寻天地坛街的历史印记"/

这是关于济南老街巷“天地坛街”的介绍,作为“济南老街巷旧影”系列的第12篇:
---
"青未了 / 济南老街巷旧影 (12) 天地坛街"
在济南,如同许多老城区的街道一样,天地坛街(Tiāndìtán Jiē)承载着这座城市斑驳的记忆和日常的烟火气。它可能没有宽厚里那般声名显赫,也没有芙蓉街那样游人如织,但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缓慢的节奏,静静地诉说着济南老城的肌理。
"名字的由来:天地坛"
天地坛街的名字,顾名思义,很可能与其历史曾邻近或包含祭拜天地神灵的场所有关。在中国传统里,“天地”是至高无上的概念,坛是古代祭祀的场所。虽然济南历史上是否曾建有规模宏大的“天地坛”有不同说法,但这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古朴的仪式感和对天地敬畏的传统文化印记。它暗示着这里曾是城市礼制生活的一部分,或至少是这种生活的近邻。
"街巷的景象"
如今的天地坛街,大概率还是一条典型的济南老街巷。路面或许是坑洼不平的石板路或铺设的方砖,两旁是低矮而略显陈旧的砖木结构房屋。灰色的砖墙,斑驳的墙面,窗棂或许还保留着木头雕花的

相关内容:

天地坛街,北起泉城路,南至黑虎泉西路(原升官街、南城根街路口)全长240余米,原先宽度仅有3米。此街北首衔接着原来的院前大街和府署衙门(今珍珠泉大院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所在地),因明代此街曾建有祭祀“天地”的坛而得名。

(天地坛街冬雪 摄于1993年11月)

现在我们称呼的“济南老城”,是在明代洪武四年(1317)大修城池时,把原来的两座土城(汉代的古历城和北魏时修建的东城)合二为一,建成了以砖石垒砌的城垣。“古历城甚小”,现在的天地坛街处,就到了古历城县的东界或者说就是“旧城”内的最东边,合并后又成了济南老城池的中心位置。

现珍珠泉大院,在明成化二年(1466),皇帝次子朱见潾在此建德王府。又在德王府的正南,本街东坛北向兴建了山川坛(天坛),祀境内山川,风云雷雨、城隍诸神等;西坛南向建了社稷坛(地坛),祀国社稷。

(天地坛街北首处 1993.11 )

清军攻陷济南后,天地坛、社稷坛废除,在坛的遗址上逐渐建起了民居和店铺,街名保留了下来。原先在街的南头有座观音庙,如果由珍珠泉大院出行向南,须经过天地坛街,东拐过升官街,再南拐出历山门(南门)方可南去。

过去本街的南段和北段,分别有几家石材铺,专门打制石碑和其它石具,它们和毗邻的升官街成了当时丧葬行业的集聚地。

据说当年这条街上还有一家经营甜沫的饭铺而小有名气。甜沫是济南传统的粥类食品,是一种以小米面为主熬煮的咸粥,粥里加5种调味香料:八角、桂皮、小茴香、花椒、丁香。辅料还有花生米、粉条、豇jiang豆、五香豆腐干、菠菜等。深受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昔日的民居小铺全部拆除,改成了一条24米宽的商业街。街上坐落着贵和购物中心、银座商城、百货鞋城等商家。

2010年11月至翌年1月,考古人员在天地坛街西南邻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汉代至明清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并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出土龙山文化陶片若干,这说明4000多年前除了章丘城子崖,济南古城区内也有人类生息繁衍。这是我市第一次在古城内部发现龙山文化时期之遗存。

(2010年12月天地坛街南邻考古现场(资料片))

前年我在小年糕的视频影集里发表过“济南消失的老街巷”,其中天地坛街的两张老照片,还有读者言之凿凿的说这不是天地坛街。我回复道,怎么可能!当年拍照时我都留有日志记录,详细的记载着年月日和地点名称。不然我拍了数千张济南老街巷的旧照,没有记录岂不乱了套。大概这读者不是老济南,新旧对比反差太大了,他们不相信以前的天地坛街怎么会如此狭窄。现在的济南扩建成了现代化的省会大都市,街道拓宽,我们的后代人只有在老照片中一睹老街巷的旧貌了。

2022.3.7

附天地坛街旧照:

大雪天店里服务员手提暖瓶在街上和路边食物摊 1993年

天地坛街狭窄的路面 1993年

天地坛街4号院落 1993年

天地坛街北首处 1993

狭窄的街道 1993

2008年天地坛街南首处邻楼拆除

天地坛街和泉城路相衔接处,北首处可看见珍珠泉大门

2008年的天地坛街

2008年的天地坛街上

天地坛街夜景 2009年

天地坛北首对面的珍珠泉大院

珍珠泉院内的清代巡抚大堂

2019年的天地坛街(南望)

天地坛街及泉城路上的五一假日人潮流动 2020.5

以上照片除注明外均由文苇摄影,未经允许不得翻拍。

壹点号文苇

发布于 2025-09-15 00:43
收藏
1
上一篇:夏日消暑新选择,喝水乘凉还能按摩,这个“歇脚点”不一般! 下一篇:【大宏图启航·县域新篇】山东章丘,聚焦人才兴农,打造乡村新画卷;工业强区,锻造“世界第一圈”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