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郊外,畅享美食盛宴,吃个痛快!

城里郊外,畅享美食盛宴,吃个痛快!"/

哈哈,这话说得地道!城里郊外,想吃个痛快,这需求太普遍了。
为了帮你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考虑:
"1. 在“城”里吃个痛快:"
"地道美食街/市场:" 找找当地人常去、烟火气十足的地方。比如某个著名的美食街、夜市,或者本地人推荐的特色餐馆。那里的东西通常最地道、最实惠,吃起来也最“痛快”。 "特色大排档/小馆子:" 想吃点重口味的?烧烤、火锅、麻辣烫、家常菜馆,选一个你喜欢的口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那才叫痛快! "本地特色菜系:" 比如你想吃北方的大锅炖,或者南方的粤菜海鲜,或者川渝的麻辣鲜香,直接找对应的餐厅,满足味蕾。 "环境氛围好的餐厅:" 如果是和朋友聚会,想吃得舒服点又热闹点,可以选择环境好、菜品精致但不失烟火气的餐厅,边吃边聊,也是一种痛快。
"2. 到“郊外”吃个痛快:"
"农家乐/特色民宿:" 去郊区,体验农家乐是最“痛快”的选择之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包个院子自己做饭),或者直接品尝当地农家菜,

相关内容:

在白云山麓骑自行车的爱好者。记者王维宣摄

广州番禺区石楼镇海鸥岛上,一家大排自制的本地烧鹅。记者黎旭阳摄(资料图片)

流溪大鱼头。(图片来源网络)

文明路的糖水铺,里外都挤满了前来品尝糖水的市民。记者黎旭阳摄(资料图片)

泮塘路上老字号美食街。记者王燕摄

全国各地的“名包”成了吃货的新宠。(图片来源网络)

最美四月天踏青又觅食不怕嘴巴刁就怕挑花眼

最美四月天的第一个假期已至,清明假期期间,无论去郊外踏青还是留在羊城赏雨,你都有足够的时间给春天挑剔的味蕾彻底放个假。本报记者“踏破铁鞋”,分头前往黄埔古港、海鸥岛、从化森林公园等古镇古村和风景名胜,为踏青的街坊寻觅鲜为人知的鲜味;记者全城跑街,为留在市区不出城的街坊绘制夜宵地图……

文/记者刘冉冉、李天研

吃货去踏青

踏青出游正当时

赏完美景叹美食

清明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机,去海鸥岛骑车、到白云山登高、在黄埔古港览古……赏完美景,之后自然就是叹美食。广州周边有什么好吃的?记者今日为你一一探路,不怕你嘴巴挑,就怕你挑花眼。

番禺海鸥岛:

先环岛骑行再大啖烧鹅

海鸥岛与莲花山隔水相望,绿道沿岸修筑,还有环岛自行车可租,正是春日骑车驱除困乏的好去处。游完小岛去哪儿?岛上各式农庄等着你。在靠近海鸥大桥一家农庄门口,记者遇到一个7人“骑行小分队”。

正停车准备进去就餐的小陈说,这家餐厅有观景台,对着开阔的江面吃饭特别心旷神怡,能看到对岸莲花山的望海观音。“这里做鱼比较出名,最大的卖点在于分量足,非常划算。”

如果不想吃鱼,旁边一家以烧鹅做招牌的“钊记农庄”也值得推荐。“烧鹅的皮很脆,还有荔枝柴散发出来的味道。”过年期间在这里吃过荔枝柴烧鹅的莫小姐大赞。不过,农庄的人手比较紧张,客人多就得“自我服务”了。

黄埔古港:

东喝艇仔粥西吃姜撞奶

黄埔古港不在黄埔,而是在海珠区新港东路尽头的石基村。石基村东堤的“猫记艇仔粥”,小店其貌不扬,但每到周末就座无虚席。一大碗又绵又稠的艇仔粥只要5元,炸云吞、炒番薯叶、南瓜饼同样拥有极高的“点击率”。

在东堤可别吃太饱,因为石基村西堤还有好东西—姜撞奶。这家号称广州第一家炖鲜牛奶的老店,专营各种牛奶制品。“姜撞奶都是当着客人的面制作,姜汁和牛奶"撞"好之后等一两分钟,自然就凝固成姜撞奶了。”食客严小姐说。

从化:

从化五道菜你吃过几样

宣布撤市改区之后,从化看楼客增加之余,不少人还顺便在这个新区的森林公园游山玩水一番。游玩过后,哪里有地道从化菜?从化地胆小叶说,江埔街环市东路的“南海食街”可算“数一数二”了。

来到从化,自然要吃从化五道菜。小叶说:“所谓五道菜,就是桂峰酿豆腐、吕田焖大肉、流溪大鱼头、泥焗走地鸡、香叶乌鬃鹅,全是从化人耳熟能详的农家菜,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吃完饭后,还能买点从化特产当手信带回家。

白云山麓:

山上有农庄烧鸡冇得弹

如果只想去白云山登登高、在麓湖吸吸氧,“吃货”照样有好去处。在麓景西路一家幼儿园旁边,拾级攀山而上,曲径尽头是一家隐世农庄,没有熟客介绍,一般人很难找到。

树荫下鸟鸣阵阵,春天里正好坐在户外的景观位置,看着无敌山景放开肚皮。熟客翠丝姐说:“最赞就是钢管烧鸡,用钢管插着,"栋企"(竖直)登场。不仅有姿势,而且有实际。其他地方的烧鸡都偏干,这里却皮脆肉香,鲜嫩多汁,两个人就能干掉一只。”

食过返寻味

粤吃越有味好吃到飞起

留在市区一样有好味道,西华路、文明路、龙津路……满街美食抵食夹大件,从早到晚吃不完,在老城区的街巷里,给肠胃一次粤菜“深度游”。

西华路:

街头到街尾整天不停嘴

热爱“扫街”的小伙伴,不仅只有宝华路可去,在西华路同样可以由街头吃到街尾,从早吃到晚也不会重复。西华路的东舜来面家,每天从7时营业到凌晨2时。街坊小黑说:“它与重庆的酸辣粉截然不同,里面有猪润、竹肠,酸辣的口味刚刚好,正合老广的口味。”

既有全天营业19个小时的铺头,也有一天只做几个钟头生意的“性格小店”。芦荻街一家只有几平方米的夫妻店,连招牌也没有,在西华路却几乎无人不晓。下午才开门,卖完就收档,错过了只能明天请早。“店家专做酒煮鸡杂和猪红汤,吃完全身都暖和了。”几乎每周都来这里喝一碗鸡杂汤的阿宝说。

德政路、文明路:

糖水炖汤街夜蒲族最爱

如果人多,不妨选择农讲所地铁站对出的一家利华饭店。食客小蔻说:“招牌菜全部都很好吃,陈皮骨是必点。”如果只是三两知己或一人行,满街小吃等着你。文明路和德政路交界,就有三家糖水铺鼎足而立,全是城中热门。以杏仁豆腐为招牌的玫瑰甜品,帮衬的人经常排队到门外。品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老店百花甜品,不仅有说粤语的街坊,还有外地游客。近年开张、营业到凌晨的新店明记甜品,甜蜜了多少“夜蒲一族”的归途。不想喝甜的,不妨转入文明路,知名的炖汤店达杨炖品早已排起长龙。

龙津路:

满街老字号抵食夹大件

龙津东路今年重新开业的百年老店荣华楼,最近早茶抵食夹大件。饮过早茶,踱步到斜对面另一家老字号向群饭店,葱油淋鸡、豉油皇鹅肠都十分出彩。

在荔枝湾游过一圈之后,龙津西路西关大屋里的满园春美食馆已升上华灯。此起彼伏的是熟悉的粤语,这里吃的是怀旧广州味。骨香鲈鱼球、泮塘五秀、五柳炸蛋……“家常的老味道,好多年没吃泮塘五秀了。”年过半百的吴阿姨说。

惠福西路、米市路:

街边大排档菜单不必看

临近惠福西路的米市路,一家开在小巷口的无名大排档,每到晚上便排开一溜的小茶几,铺上报纸,就着昏暗的街灯点餐。

招牌濑尿虾、咸蛋黄炒云南小瓜、蒸钳鱼,这三碟招牌菜,穿裙子的小茜吃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才在矮凳上“安全”坐好。蹲在街边也许略显粗犷,相对坐得舒服的大排档也有,五仙观附近的另一家大排档同乐居菜馆就是入室经营。客人几乎都是老街坊和熟客,“一份凉拌鱼皮,一例生炒骨,姜汁芥兰,再来个干炒牛河。”大叔连菜单也不必看,刚一坐下就点好菜了。

夜宵知多少

夜猫子出动满城寻夜宵

每到夜晚,广州大街小巷的夜宵店就热闹了。假期约上亲朋好友,在夏夜吃上各地的美味夜宵,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芳村:

临近酒吧街炒牛河抵食

在广州,最传统地道的夜宵非芳村的大排档莫属。临近芳村酒吧街的夜宵店扎堆,街区上空飘着的夜宵格外香,炒螺、炒粉、烧烤、生蚝田鸡、粥档……

芳村地铁站B出口还有一间甜园甜品颇具“历史”,只卖几款小食但味道又正价格又廉。而珠江隧道芳村出口的满记艇仔粥,采用古法炮制、材料十足,炒牛河也很够“镬气”,6元一大碟很抵食。

沙面:

左岸欧陆风右岸有江景

最富有欧陆风情的沙面,有着最小资的夜宵,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四面环水,咖啡馆、粤菜食府、西餐厅处处显情调。4月的沙面之夜情怀依旧,许多老字号的粤菜餐厅推出地道的传统粤菜,老字号“西关粤”胜利宾馆的招牌点心胜利虾饺,虾仁大粒而饱满爽脆弹牙;侨美食家的乳鸽外皮金黄香脆、肉质细嫩;而新派粤菜中的代表则有行丰酒楼。

员村:

物美又价廉吃出家乡味

员村的二横路、三横路等街道夜宵遍地。有潮汕菜如老五砂锅粥,养眼新奇的顺德菜如大鱼丰饭的火焰鱼,粤式茶点如荔枝楼的夜茶。

而较少“外人”知晓的员村四横路虽然少见高档酒楼,但汇聚南北美食,重要的是价格实惠。躲在一个大停车场后面的“潮胜”是最旺的,它被附近的街坊亲切地称为“老五”。“老五”最早以砂锅粥打出名堂,出品以潮汕菜式为主,许多潮汕人都觉得能从这里吃出家乡的味道。

洛溪:

主打“生猛”牌农家味十足

洛溪食街内有50多种风格的各地菜馆相聚于此,虽身处闹市,却独有农家的古朴。

洛溪食街里有一间专门食水蛇粥的夜宵餐厅,装修十分古朴,有那么一瞬间像是去朋友家作客。传闻这里的水蛇都是进口的,蛇肉比本地蛇鲜美,价格也稍贵,师傅在煲蛇粥时现点现杀,以保证蛇的鲜美。蛇剥皮后还可以斩件或拆骨,再与米煮制成粥。

除了“生猛”菜品外,洛溪食街里的粤菜、湘菜、川菜、东北菜、鄂菜等一应俱全。

发布于 2025-09-14 19:43
收藏
1
上一篇:三文鱼刺身避之不及,尝鲜10款美味熟食料理! 下一篇:清明时节好风光,共赴低碳环保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