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无锡市蠡园公园,简称蠡园或者蠡园公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青祁村70号,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蠡园总面积82000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5000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

蠡园地处蠡湖(五里湖)之滨,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故蠡湖因范蠡而得名蠡湖,蠡园又因蠡湖而取名蠡园。蠡园是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被誉为无锡的“世外桃源”。蠡园园区分布有百花山房、四季亭、南堤春晓、渔庄砖刻、千步廊、晴红烟绿水榭、层波叠影、云字假山、西施庄等景点景观。

2002年,蠡园公园内的春秋阁、千步长廊、蠡园门厅被评为省级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蠡园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游览指南:
1、基本信息: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青祁村70号
开放时间:
- 景区:07:00-17:30(全年开放)
- 游船:09:00-16:30(旺季每整点发船)
门票信息:
旺季(3月17日-5月31日,7月1日-10月31日)
- 成人票:45元
- 学生票:30元(需带学生证)
- 套票:蠡园+仿古游船往返西施庄:65元25蠡园+鼋头渚联票:110元(半价60元)
淡季(6月1日-6月30日,11月1日-次年2月28日)
- 成人票:30元
- 套票:蠡园+仿古游船往返西施庄:60元
优惠政策
- 免费:身高1.2米(或6周岁)以下儿童;持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残疾人等。
- 半价:身高1.2~1.5米儿童或6~18周岁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
- 江苏省内老人: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老人可免费入园。
- 省外老人: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的老人可免费入园。60周岁至70周岁(不含70周岁)的老人可享受半价优惠,
交通指南:
公交线路
- 直达线路:1路、9路、20路、82路、211路、315路至“蠡园站”下车即达大门。
- 火车站出发:无锡站/无锡东站可乘1路、9路、20路直达。
- 地铁换乘
- 地铁4号线:至“蠡湖大桥站”1号口出站,步行约1公里;或从2号口出站步行700-800米。
- 其他换乘方案:地铁4号线至“夏家边站”4号口出,步行500米至82路公交站,乘3站到蠡园。地铁2号线至“梅园开原寺站”换82路公交。
自驾导航
- 导航地址:无锡市滨湖区环湖路18号(推荐定位“蠡园公园”或“东岸公园入口”)。
- 停车建议:
- 官方停车场:20元/天,旺季需8点前到达。
- 民间停车场:附近“蠡湖苑”小区停车场,10元/天,步行8分钟至南堤春晓入口。
- 高速路线(以不同出口为例):
- 沪宁高速无锡东:太湖大道→蠡溪路→环湖路。
- 锡宜高速无锡西:盛岸西路→钱荣路→梁湖路。
- 无锡硕放机场:机场快速路→快速内环→金城西路→环湖路。
注意事项
2、游玩攻略:

拍照打卡点
- 百花山房:古典建筑与花卉结合,春日百花争艳。
- 柳堤花雨:垂柳桃花倒映湖面,适合古风写真。
- 西施映月:湖面倒影与园林灯光营造浪漫氛围。
季节特色
- 3月-4月:桃花节,蠡湖湖畔、桃花坞、南堤春晓等地桃花盛开,适合古风摄影。
- 7-8月:荷花展,千步长廊、西施映月等区域荷香弥漫。
- 9-10月:金葵花展,金黄花海与园林相映成趣。
3、游览路线:
经典文化线(约3小时)
蠡园大门→百花山房→四季亭→南堤春晓→西施庄(坐船)→千步长廊→春秋阁→假山群。
必玩点:
四季亭:春亭白梅、夏亭夹竹桃,四季景致各异。
千步长廊:透窗观湖、赏诗词壁画,感受范蠡与西施的传说。
春秋阁:登高俯瞰蠡湖全景,水景与园林对称如画。
亲子休闲线(2小时)
蠡园大门→柳堤花雨→儿童游乐区→草坪野餐→西施传说廊。
4、主要景点:
园门
园门原为渔庄大门,经过多次改建而成。双坡小青瓦屋顶,方砖贴墙,下立金山石石裙,上镌砖刻“蠡园”二字。入门后,有宽3间,进深9架的敞厅过道,由此入暗廊、月洞,穿假山屏障,进入园中。

百花山房
百花山房位于蠡园公园入口处西侧,有湖石、假山、修竹、土岗,自成一坞。坞内有平屋5间,名百花山房,原属渔庄,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山房弯橡飞檐,3明2暗,中间3楹,前后均有6扇古式落地长窗,四周花窗栏杆,精细雕饰;厅堂内正中悬“百花山房”匾额。房后有湖山石叠成的假山坞,植有芭蕉、棕榈,颇具南国风光。房前土岗,立一湖石,瘦露皱透。岗下有仿古石台石座,可以在此闲坐。出山房沿堤前行,有新建的濯锦楼。濯锦楼位于西部湖畔,三开间二层内设茶座。

四季亭
四季亭,又称四季秒亭,于1954年建成,分春亭、夏亭、秋亭、冬亭四座,位于百花山房以南,方塘的四边。亭方形,黄顶红柱,一面为照壁,其余三面置有坐槛。亭旁,根据亭名植季节花木作标志:春亭为溢红种梅花;夏亭为滴翠,种夹竹桃;秋亭为醉黄,种丹桂;冬亭为吟白,种蜡梅。四季鲜花,香不绝。1981年,分别请朱百里、冒亦诚、曾可述、钱玉麟书额。





春秋阁
春秋阁位于蠡园公园东北部,它得名于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西施的故事。阁三层,飞檐翘角,是蠡园的高建筑之一。阁前悬刘海粟书写的匾额,两旁一联:“落花流水千古梦境,浓妆淡抹绝色佳人”。底层有铜像:“范蠡凝神观湖山,西施提篮去浣纱”。中层上层设茶座。

南堤春晓
南堤位于四季亭方塘之外,绕园半圈,植桃400余株,柳300余株。南堤春晓是20世纪30年代初,虞循真为陈梅芳建渔庄时所筑湖堤,长200多米,原为“青祁八景”之首。今已纳入蠡园范围。南堤西南角建有仙鹤亭,六角形。1958年整修时,亭顶仙鹤立像被拆,改成葫芦攒尖;斗拱层叠,雕有60只凤凰,每5只由一龙率领,正中绘以双龙戏珠,故又名龙凤亭。1981年6月,无锡市园林局把龙凤亭改名为“月波平眺”,由倪小迂书额。


渔庄砖刻
渔庄砖刻位于四季亭东北、四面环水的小岛敞亭旁。渔庄砖刻,高1.6米,宽1.8米,为清末进士常州人谢霈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所书。1952年渔庄、蠡园合并时,砖刻从渔庄大门上移至这里,故岛名渔庄。岛亭为八角,名“涵虚”;斗拱尖顶,翘角处塑杂技雕像。亭内四周设坐槛,八面敞开。

千步廊
千步廊又称千步长廊,原属旧蠡园,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位于原蠡园与渔庄交界处,长289米。1952年两园(旧蠡园和渔庄)合并时,长廊延伸,并架桥使两园连接。长廊临湖,曲岸枕水。廊的北侧筑墙,上开漏窗89个(现存80个)。漏窗用小青瓦砌成,图案各异。廊的南侧,临水敞开,置朱栏坐槛,中架两座跨水廊桥,廊内设月洞七处,使长廊显得深邃多变。游人漫步廊内,透过花窗,可见东园亭台楼阁,山水桥廊。长廊东端墙上镌有名人砖刻38方,每方长7米,宽0.3米,其中有宋苏轼所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18方;米芾所书10方;丹徒王文治临魏钟太傅《宣示帖》和明王阳明等所书10方,均为刻石师邵晋康所刻。

晴红烟绿水榭
晴红烟绿水榭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位于长廊东端。采用50米长的平桥引申入湖,在湖中平桥顶端的平台上建水榭,故俗称湖心亭。亭呈长方形,飞檐翘角,四周通敞,金色琉璃顶,内悬华绎之书“晴红烟绿”匾额,为湖水园景色彩多变的写照。水榭东侧隔水处,有凝春塔,五层八角,红砖青瓦。平桥西端长廊尽处,为园中六角洞门,入门可见一泓池水。池广1亩多,四周有梧桐、冬青、香樟散立;池北有西班牙式洋房及荷叶亭。沿池架4座小桥,形式各异,西侧另有翠荫亭等,均系东瀛风格。有曲径可通东部新园区。


凝春塔
凝春塔是蠡园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凝春塔建于1936年,塔高约18米,共有五层,采用攒尖青瓦结构,五层八角,红砖青瓦,小巧玲珑,中西结合,显得古朴庄重。
凝春塔是蠡园建造者王禹卿的儿子王亢元增建的,与湖心亭隔水相望,共同构成了蠡园的经典景观13。凝春塔的名字也颇为有趣,除了正式名称“凝春塔”外,还曾被称为“白塔”(全称“蠡园游泳池白塔”)等多个名字。
登塔俯瞰,可以欣赏到蠡湖的美景,波光潋滟,水色澄碧。此外,凝春塔在无锡园林中也有“无园不塔”的说法,显示了其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层波叠影
层波叠影为蠡园公园东部新区,总面积3公顷,其中水面1.1公顷。1978年开始建造,1982年建成开放,使蠡园游览面积扩大1/3以上。总投资100多万元。由李正设计,命名为层波叠影。新区以水景为主,它紧靠千步长廊,西侧沿原假山,用湖石、黄石,叠成假山余脉,筑石径以通鱼矶。鱼矶和长廊中间,建有邀鱼轩。轩中悬朱屺瞻题书“邀鱼轩”匾额。轩前置平台,临水而筑。

云字假山
蠡园有真水假山之说。真水指五里湖水,假山即指用湖石所垒的云字假山群。假山群,大都位于渔庄旧址。因为假山如云,故以云字命名,有云窝、云脚、穿云、朵云、盘云、归云、留云等。其中归云洞为假山群中最高的一峰,高12米。假山之侧,配以小亭、莲舫、池塘、小溪、曲桥、石笋;缀以青松翠竹及各种名贵花木,具有会稽兰亭风光。故假山石径旁石碑上刻《兰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假山群西侧,有老桂数十株,题名“桂林天香”,原为青祁八景之一,出自“天香云外飘,桂子月中落”之典。

西施庄
西施庄位于东蠡湖湖心,民间相传为范蠡西施隐居蠡湖幽秘之处。无锡市政府蠡湖治理办公室遵循继承历史文脉的规划原则,西施庄是利用退渔还湖清淤之土于东蠡湖中堆成了面积3公顷的“品”字形小岛,建有西施园、绣楼、陶朱公馆、夷光茶室、浪琴舫、春秋戏台、望越亭、崇殖轩、睦亲亭、夷光码头等多处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