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五年缺席大年三十,假期缩水?揭秘假期变动背后的真相

连续五年缺席大年三十,假期缩水?揭秘假期变动背后的真相"/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农历和法定假期的安排。我们来分析一下:
1. "“大年三十”是什么意思?" 通常我们说“大年三十”,指的是农历(阴历)除夕那天。农历除夕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是核心习俗。 农历是阴阳合历,有闰月。平年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13个月,384或385天。
2. "“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可能指什么?" "最可能的理解:" 指的是"连续五年,公历(阳历)的1月1日(新年)恰好落在农历的正月初二或初三"。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因为农历新年(除夕和初一)在公历中的日期每年都不固定,会在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浮动。当除夕落在1月21日或更早时,初一就是1月22日或1月23日,那么公历的1月1日就分别是农历的正月初二和正月初三。 "另一种理解:" 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年份(比如2024年)的除夕,恰好不是公历的12月30日,而是比如1月22日。如果这种情况在五年内反复出现,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我们

相关内容:

大年三十究竟去哪了?

或许你已经听说了:

2022年没有大年三十。

而且,

2025年至2029年连续5年,

也没有大年三十。

相关话题迅速就被顶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觉得:

春节没有大年三十,

就仿佛方便面没有调料包!

原来,这些年的“年味”,

不是“除夕”给的,

而是“大年三十”给的。

也有网友觉得无所谓,

反正“我一天没少活”。

但是,有些人的“故事”

真是让人狠狠共情了:

那些大年三十出生的人,

可咋整?

年纪一岁没少长,

生日一个没过着。

上次看到这么“惨”的,

还是2月29日生日的人。

但也许,

“魔法”可以打败“魔法”?

还有很“惨”的就是:

催婚会与二十九如期而至,

对象却和大年三十无影无踪。

(留给大家的时间,好像突然就变多了…)

而和对象一起消失的,

还可能是有去无回的“红包”。

所以,大年三十究竟去哪了?

这主要与“朔望月”有关,月亮圆缺变化一周称为一个“朔望月”,这个周期便是农历一个月的长度。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每个“朔望月”周期也不同,最长约为29天19小时,最短约为29天6小时。为了方便,历法上将农历月份分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今年腊月恰逢小月,只有29天,没有大年三十。

而没有“大年三十”这一现象其实还挺常见的,大月3-5年就会出现一次,最近一次没有“大年三十”的年份是2016年。而有时,这一现象甚至会连着几年出现,比如2025年-2029年,连续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

月亮:摊牌了,是我干的。

但是!但是!

还是有一个“好消息”的:

2262年,说不定可以过两个春节。

还有240年了……

综合央视新闻、华西都市报、新浪微博等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于 2025-09-14 01:13
收藏
1
上一篇: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广饶,梨花映雪,春意盎然赏梨花胜景 下一篇:牛年奇观,为何仅有354天?揭秘那神秘的11天去向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