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1889年刚建成的埃菲尔铁塔吗?或是1908年的北京故宫、1937年的金门大桥?这些如今人满为患的世界地标,百年前的模样可能颠覆你的认知:吉萨金字塔曾被沙子埋到肩膀,自由女神像最初在巴黎展出,好莱坞标志原来叫“Hollywoodland”……今天我们通过30多张百年老照片,穿越到1859年至1992年,看这些地标从“小众遗址”变成“旅游网红”的全过程,其中一张1940年的大本钟照片里,还能看到二战时期的军事车辆,历史感拉满!
历史快照展示来自不同时代的著名地标
怀旧快照(Nostalgic snaps)

在成为全球旅游标志之前,罗马斗兽场、大峡谷或泰姬陵是什么样子?
让我们通过这组19世纪末至20世纪90年代的珍贵老照片,回到过去,看看这些传奇地标在成为如今热门旅游地之前的模样。
滑动浏览图片集,探索这些世界最受欢迎旅游景点的惊人历史影像……
加拿大与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1859年)

这座宏伟的瀑布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游客。
1827年,人们建造了一座木桥,为欣赏壮丽景色提供了绝佳视角,这座桥迅速走红,吸引了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游客。
到1833年,位于马蹄瀑布(加拿大段)边缘的水龟塔(如图),为喜欢冒险的游客提供了更近距离的观赏角度。仔细观察能发现塔下聚集着一小群人,可见当时它已颇受欢迎。
1859年,走钢丝艺人布朗丁在瀑布上方进行惊险表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让瀑布的吸引力攀升到新高度。
美国怀俄明州、蒙大拿州与爱达荷州·黄石国家公园(1871年)

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国家公园,1872年正式建立,范围覆盖怀俄明州西北部大片区域,部分延伸至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
1871年的海登地质调查(如图),对说服国会将该地区列为国家公园起到了关键作用。
19世纪末,游客开始乘坐火车或马车前往游览,但直到1915年允许汽车进入后,旅游业才真正迎来爆发。
数千年来,黄石一直是原住民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如今,27个联邦承认的部落与该地区有着历史和文化联系。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自由女神像(1878年)

这座标志性雕像的“旅程”并非从纽约开始。
1878年,它首次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如图),1886年法国将其赠予美国,以纪念两国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同盟关系。
仅仅几十年后,这座矗立在自由岛上的高大雕像,就成为了纽约乃至世界最受喜爱的地标之一。
埃及·吉萨大狮身人面像(1882年)

这座有4500年历史的雕像,是世界上最易识别的地标之一,位于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吉萨高原上。
狮身人面像作为神话中的生物,有着狮子的身体和人类的头部,曾被沙子埋至肩部长达数百年。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开始尝试清理沙子,但直到20世纪20-30年代,通过大规模考古发掘,狮身人面像才完全重见天日。
这张1882年的照片拍摄于泰勒凯比尔战役后,可见英国士兵围绕着部分被埋的雕像,其身体仍大部分隐藏在沙漠之下。
英国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巨人堤道(1887年)

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的巨人堤道,其醒目的玄武岩柱群形成于约5000万至6000万年前的火山活动。
1693年,政治家理查德·布尔克利爵士将这一自然奇观介绍给英国皇家学会,使其首次获得广泛关注。
到19世纪,它已成为维多利亚时代富人喜爱的旅游目的地,1836年堤道酒店的开业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惊叹这一景观。
这张1887年的照片中,一名女子坐在“许愿椅”上——这是一处天然形成的座椅状岩石构造。如今这一景观非常受欢迎,岩石表面已被磨得光滑。
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年)

这座巴黎天际线中最易识别的建筑,赶在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前完工——尽管它最初只是一座临时建筑。
它的原始许可权仅为20年,1909年差点被拆除,但市政府官员意识到它作为无线电台的价值后,投票决定保留它。
如图所示为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如今它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埃及·吉萨金字塔(1890年)

吉萨金字塔是现存唯一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建于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
这三座金字塔分别为法老胡夫、哈夫拉和孟卡拉建造,其中胡夫大金字塔最初高度为146.6米(481英尺),是3800多年来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建筑。
20世纪70年代埃及大力推动旅游业后,该遗址的游客数量大幅激增,如今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访。
这张拍摄于1890年的照片,让我们得以一窥大规模现代旅游业兴起前金字塔的模样。
俄罗斯莫斯科·圣瓦西里大教堂(1890年)

圣瓦西里大教堂以其醒目的彩色尖顶和复杂图案而闻名,是为纪念伊凡雷帝征服喀山鞑靼要塞而建造的。
它于1561年完工,此后一直是俄罗斯历史和身份的重要象征。
如图所示为1890年的大教堂,它在20世纪才开始成为热门旅游景点。1931年,苏联国家控制的旅行社“全苏旅行社”(Intourist)发起海报设计比赛,推广苏联旅游,其中一张海报将这座宏伟的大教堂列为莫斯科的亮点,助力其成为国际游客的标志性目的地。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中央公园(1894年)

1876年中央公园正式开放后,立即受到纽约市民的喜爱,早期游客喜爱的活动包括在湖上乘坐贡多拉(如图)、马车游览和模型游艇比赛。
这座位于曼哈顿中心、占地约340公顷(840英亩)的公园,如今是世界顶级景点之一,每年接待超过4200万游客。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1895年)

凡尔赛宫占地面积达63140平方米(679784平方英尺),拥有2300个房间,它不仅是建筑奇迹,更是奢华、权力与革命的象征。
它最初是17世纪30年代路易十三国王建造的简朴狩猎小屋,后来在其继任者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手中,被改造成宏伟的杰作。
1837年,凡尔赛宫开启新篇章——一座以法国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对外开放,标志着它正式转变为旅游目的地。
这张1895年的照片显示,宫殿周围已有不少游客,当时它已成为热门景点。
英国伦敦·白金汉宫(1897年)

如图所示为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钻石禧年期间的白金汉宫,它是英国最著名的地标之一,自1837年起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官方住所,如今仍是国王的行政总部。
这座宫殿拥有775个房间,坐落在占地约15.8公顷(39英亩)的场地中,自1993年起,每年夏季都会对外开放公众参观。
另一个受游客欢迎的活动,是宫殿门外每日举行的皇家卫队换岗仪式。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1897年)

雅典卫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考古奇迹之一。
它坐落在俯瞰雅典城的石灰岩山丘上,史前时期就有人居住,是希腊文明和历史的摇篮。
如图所示为1897年的伊瑞克提翁神庙,该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6年,以优雅的设计和著名的“女像柱”(支撑南侧门廊的石制少女雕像)而闻名。
它至今仍是古希腊艺术造诣的象征,也是与雅典黄金时代的永恒连接。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1899年)

蓝色清真寺(又称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建于1609年至1616年,由苏丹艾哈迈德一世下令建造,目的是在1606年《兹沃特瓦尔克和约》签订及与波斯战争受挫后,重申奥斯曼帝国的实力。
它拥有6座高耸的宣礼塔、5个宏伟的穹顶和8个较小的穹顶,是古典奥斯曼建筑最惊艳的范例之一。
如今,这座清真寺每年吸引约450万游客,足见其持久的吸引力。
但它并非一直如此热闹——这张1899年的照片捕捉到了清真寺外异常安静的瞬间,与如今热闹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约旦佩特拉·宝库(Al-Khazneh)(1900年)

宝库(Al-Khazneh)雕刻在蜿蜒的沙漠峡谷间的红、粉、蓝色砂岩中,是“失落之城”佩特拉的一部分。
这个史前聚落曾是纳巴泰王国的首都,该王国曾控制中东大片地区,后来被罗马帝国吞并。
1985年,它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此后旅游业逐渐兴起。
西班牙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约1900年)

阿尔罕布拉宫坐落在俯瞰格拉纳达的山丘上,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和堡垒建筑群,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
它最初建于西班牙的伊斯兰时期,展现了精湛的摩尔式建筑风格,拥有雕刻复杂的灰泥、几何瓷砖和宁静的庭院——如图所示为约1900年的狮子中庭。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阿尔罕布拉宫是西班牙最受欢迎的地标之一,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
游客们前来惊叹宫殿的精湛工艺,漫步郁郁葱葱的赫内拉利费花园,欣赏格拉纳达和内华达山脉的壮丽景色。
法国诺曼底·圣米歇尔山(约1900年)

圣米歇尔山是一座风景如画的修道院,坐落在诺曼底海岸外的小岛上,是法国最受欢迎的地标之一。
它建于8世纪,从一开始就是热门景点,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大批朝圣者,他们渴望一睹这座宏伟建筑的风采。
如图所示为约1900年的圣米歇尔山,前景的潮滩上可见两名渔民。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1903年)

1903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与博物学家约翰·缪尔在优胜美地谷的“灵感角”会面,这一时刻对美国的自然保护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优胜美地的保护之路始于1864年的《优胜美地法案》,当时它被列为州立公园;1906年,州立公园土地与国家公园土地合并,正式成立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到1954年,该公园年游客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20世纪70年代翻了一番,20世纪90年代每年游客量超过400万人次。
如今,优胜美地仍是全球自然美景与保护事业的象征。
中国北京·故宫(1908年)

故宫是一座皇家宫殿建筑群,周围环绕着3.5公里(2.17英里)长的城墙,位于北京中心,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象征。
它建于1406年至1420年明永乐年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曾是24位中国皇帝的居所,也是500年来帝国权力的中心。
这张1908年的照片,捕捉了故宫作为功能性宫殿的最后几年。
仅仅几年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标志着它作为政权中心的角色终结,随后转变为我们如今所知的历史文化瑰宝。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派克市场(1910年)

西雅图标志性的派克市场建于1907年,当时为满足城市对新鲜食品的需求,农民赶着马车直接向公众销售农产品。
如图所示为1910年的市场,与如今游客熙熙攘攘的景象大相径庭——现在这里除了传统果蔬摊位,还遍布手工艺品摊位、独立精品店和潮流美食店。
柬埔寨暹粒·吴哥窟(1910年)

柬埔寨暹粒的吴哥窟寺庙群,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占地约1.6平方公里(400英亩),包含1000多座建筑。
它建于12世纪,由苏利耶跋摩二世国王下令建造,当时的吴哥城是高棉王朝的权力中心——高棉王朝是东南亚历史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王朝之一。
如今它已不再作为寺庙使用,但仍是柬埔寨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美国华盛顿州·雷尼尔山国家公园(1915年)

雷尼尔山国家公园内的火山顶部覆盖着冰川,海拔超过4267米(14000英尺),是徒步旅行者和自然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
如图所示为1915年一群登山者攀登“天堂”区域的场景,这里是公园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以开满鲜花的草地和丰富的冬季运动机会而闻名。
美国华盛顿特区·华盛顿纪念碑(1917年)

华盛顿纪念碑是一座埃及风格的方尖碑,1848年开始建造——亚伯拉罕·林肯出席了第一块基石的奠基仪式——1888年终于完工。
它是国家广场上最高的建筑,高度达169.3米(555英尺),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受欢迎的集会场所。
这张1917年的照片拍摄于纪念美国内战的活动中,当时一大群人在地面上组成了“美国国旗”造型,手持硬纸板星星代表各个州。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卡皮拉诺吊桥(约1919年)

卡皮拉诺吊桥是北温哥华的热门地标,自1889年首次建造以来,一直吸引着游客。
吊桥跨度约137.2米(450英尺),悬挂在卡皮拉诺河上方约70.1米(230英尺)处,可俯瞰下方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色令人惊叹。
它最初由苏格兰土木工程师乔治·格兰特·麦凯用麻绳和雪松木建造,1903年改用钢缆重建,如今已成为备受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超过100万游客。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好莱坞标志(1925年)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矗立在洛杉矶上空的好莱坞标志,最初写的是“Hollywoodland”——如图所示为1925年的标志。
但在1949年,人们决定去掉“land”一词——该标志最初是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制作的临时广告——以便指代整个地区。
如今,这个著名的背景经常出现在游客的相机里。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约1928年)

勃兰登堡门自1791年完工以来,一直是德国历史与韧性的象征,由卡尔·戈特哈德·朗汉斯设计,最初是普鲁士首都的宏伟入口。
多年来,它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从拿破仑进军柏林,到冷战时期成为分隔东西德的鲜明界线(当时它紧邻柏林墙)。
如今,它是德国最受欢迎的地标之一,每年吸引数百万人前来参观其宏伟的立柱。
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大西洋城木板路(20世纪20年代)

大西洋城木板路自19世纪70年代建成以来,一直是热门景点,也吸引了更多人前往大西洋城海滩——如图所示为“咆哮的二十年代”(20世纪20年代),海滩上挤满了晒太阳的人。
它被认为是美国首个此类木板路,从早期开始,路边就遍布豪华酒店、特色商店和餐厅。
美国俄亥俄州桑达斯基·杉点乐园(20世纪20年代)

杉点乐园是美国最古老的主题公园之一,150年来一直欢迎寻求刺激的游客。
公园开放几十年后,1892年这里推出了第一座过山车“Switchback Railway”。
从这张20世纪20年代的照片可以看出,随着越来越多的游乐设施和景点的增加,它迅速成为繁忙且受欢迎的目的地。
法国巴黎·凯旋门(20世纪20年代)

这张20世纪20年代的精彩照片显示,一群男子在凯旋门旁进行户外健身——如今在旅游旺季,这样的活动几乎不可能进行。
这座标志性的拱门由拿破仑一世于1806年下令建造,旨在庆祝法国军队在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的胜利,耗时30年才完工。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时代广场(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广场,与我们如今所知的、满是闪光灯和广告牌的时代广场截然不同。
它最初名为“朗埃克广场”,19世纪80年代时是一片开阔空间,周围是公寓楼;但在电力进入该地区后不久,路灯和剧院招牌便纷纷涌现。
1904年4月,它被更名为“时代广场”——因《纽约时报》将于1905年1月将总部迁至此处。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帝国大厦(1931年)

如图所示为1931年建设中的纽约帝国大厦,它的建造仅用了1年零45天。
在20世纪70年代被世界贸易中心超越前,它一直是世界最高建筑。
如今,每年有超过400万游客前往帝国大厦的86层和102层观景台,从高空俯瞰城市美景。
德国科隆·科隆大教堂(1935年)

科隆大教堂高耸于科隆市上空,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它的建造始于1248年,历时超过600年,1880年终于完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二战期间科隆大部分地区被摧毁,但这座大教堂在密集轰炸中幸存下来。
这种韧性进一步提升了它的象征意义,如今,大教堂凭借令人惊叹的内部装饰和观景台的壮丽景色,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和朝圣者。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金门大桥(1937年)

橙红色的金门大桥自1937年起横跨金门海峡,建成时是世界上最长、最高的悬索桥。
如图所示为1937年5月24日——正式开放日前几天——少数记者被允许过桥的场景。
如今,每天有超过11万辆汽车驶过这座桥。
摩洛哥马拉喀什·杰马埃勒夫纳广场(20世纪30年代)

杰马埃勒夫纳广场是马拉喀什老城区充满活力的热闹市场,如今以街头艺人、小吃摊、耍蛇人和夜间狂欢而闻名。
这个广场的历史可追溯至1062年马拉喀什建城之时,从那时起,它就一直是城市中心重要的公共空间。
如图所示为20世纪30年代的广场,当时只有零散的流动商贩和路人,与如今庞大的有顶摊位网络形成鲜明对比。
英国伦敦·大本钟(约1940年)

这张照片拍摄于二战期间,从威斯敏斯特桥上俯瞰,可见标志性的大本钟钟楼和相邻的议会大厦,河面上有军用车辆和老式电车,天空中有防空气球。
钟楼的建造始于1843年,如今这座建筑高度达96米(315英尺)。
二战期间,这里几乎人迹罕至,但如今,这座伦敦最伟大的地标之一每年接待约450万游客。
美国南达科他州基斯通·拉什莫尔山(1940年)

这座纪念美国四位总统——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的纪念碑,于1927年至1941年间,雕刻在南达科他州布莱克山地区的岩石上。
如图所示为1940年建设中的场景,可见杰斐逊的侧面轮廓,远处是华盛顿的轮廓(从林肯头部顶端拍摄)。
如今,拉什莫尔山是热门地标,通常每年接待超过200万游客。
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1944年)

罗马斗兽场是一座大型石制圆形剧场,建于公元70-72年,用于举办角斗士格斗和其他公共娱乐活动。
19世纪中期,罗马开始成为热门旅游地,但19世纪70年代的政治动荡导致旅游业下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
这张1944年的照片中,斗兽场显得十分安静;直到20世纪50年代,旅游业才再次兴起,部分原因是《罗马假日》《甜蜜的生活》等在罗马取景的热门电影。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康尼岛(1946年)

康尼岛位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是热闹的游乐园群,120多年来一直是寻求刺激者的天堂。
它最早的三座公园分别是1897年开放的斯蒂普莱 Chase公园、1903年开放的月神公园和1904年开放的梦幻乐园,但月神公园在1944年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毁。
美国佛罗里达州威基沃奇泉·威基沃奇泉州立公园(1949年)

威基沃奇泉是美国最深的天然泉之一,但该景点最著名的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举办的受欢迎的“美人鱼表演”。
“美人鱼”们在水下约4.9米(16英尺)处游泳,表演精彩的同步舞蹈。
如图所示为1949年,一些“美人鱼”在两场表演间隙在码头乘凉的场景。
如今,该景点已扩建,增加了水上乐园、内河游船和休闲餐厅。
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堂(20世纪40年代)

位于巴塞罗那市中心的圣家堂大教堂,由著名建筑师安东尼·高迪设计,是一项宏伟的建筑壮举。
它的建造始于1882年,但到1926年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了四分之一。
西班牙内战期间,建造工作一度停滞,20世纪50年代才重新开始。
即使到现在,它仍未完工,但目前的建筑师团队表示,将于2026年完成建设。如图所示为20世纪40年代的这座新古典主义大教堂。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国家公园(20世纪40年代)

大峡谷拥有由彩色岩石雕刻而成的庞大峡谷网络,是地球上最大、最壮丽的峡谷之一。
它已成为美国国家公园超过100年,2019年庆祝了建园百年。
大峡谷最深处约1829米(6000英尺),遍布风景优美的观景点,包括著名的西缘玻璃观景台和南部的马瑟角。
如图所示为20世纪40年代一对情侣游览大峡谷的场景。
奥地利蒂罗尔州·齐勒谷铁路(1952年)

齐勒谷铁路(又称Zillertalbahn)是一条历史悠久的窄轨铁路,自1902年启用以来,一直吸引着游客。
它位于奥地利蒂罗尔州风景如画的齐勒谷,这条长约32.2公里(20英里)的铁路连接着延巴赫和迈尔霍芬两座城镇。
它不仅是交通线路,本身也已成为备受喜爱的旅游景点,如今,游客可以乘坐由老式蒸汽机车牵引的复古车厢,舒适地穿越壮丽的阿尔卑斯山景观。
美国新奥尔良·波旁街(1953年)

波旁街是美国最古老、最著名的社交场所之一,1721年,工程师阿德里安·德·波热在新奥尔良法国区中心规划了这条街,并以当时统治法国的波旁王室命名。
如图所示为1953年的“老苦艾酒屋”(左侧),这座标志性建筑建于约1806年,当时的波旁街还未变成如今我们所知的霓虹灯闪烁的热闹场所。
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1955年)

这座世界最高峰几千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但直到1953年,新西兰探险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才正式登顶。
如图所示为1955年,一名登山者从周围的一条小径眺望珠穆朗玛峰的场景。
然而,近年来,由于尼泊尔徒步公司推出低价探险项目,通往顶峰的路线变得拥挤,引发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担忧。2023年登山季是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季,共有17人遇难。
秘鲁·马丘比丘(约1955年)

马丘比丘是保存完好的城堡,历史可追溯至15-16世纪统治南美洲西部的印加帝国,位于库斯科西北约80.5公里(50英里)处,坐落在马丘比丘山和瓦伊纳比丘山的山峰之间。
1911年,美国考古学家海勒姆·宾厄姆及其团队在此开始挖掘后,它才为西方世界所知。
随后,宾厄姆出版了《印加失落之城》一书,吸引游客涌向印加古道。
梵蒂冈城·圣彼得大教堂(约1955年)

这座位于梵蒂冈城的美丽教堂,建于1506年至1626年,如今是天主教会的全球总部,也是教皇的居所。
教堂内有许多特色景点,包括由米开朗基罗参与设计的宏伟穹顶、贝尔尼尼设计的祭坛上方大型青铜华盖,以及圣彼得宝座雕像,值得一看的景点数不胜数。
如图所示为约1955年,一车游客参观大教堂的场景。
英国索尔兹伯里·巨石阵(1956年)

巨石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史前遗迹之一,位于英格兰南部的索尔兹伯里平原,建于约5000年前的中石器时代。
它由巨大的砂岩(来自附近地区)和较小的“蓝砂岩”组成——有趣的是,这些蓝砂岩经追溯来自约322公里(200英里)外的威尔士普雷塞利山。
1986年,它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这使其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如图所示为1956年夏至日,德鲁伊教徒举行黎明仪式,庆祝一年中最长的一天。
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20世纪50年代)

基督像矗立在科尔科瓦多山顶,是里约热内卢天际线的标志性景观,这座高约30米(98英尺)的雕像,是世界上最大的装饰艺术风格雕像。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座地标的构想早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但直到1922年才开始建造,耗时超过70年。
瑞士阿尔卑斯山·马特洪峰(20世纪50年代)

马特洪峰是瑞士阿尔卑斯山中一座形似牛角的山峰,位于采尔马特西南约9.7公里(6英里)处。
1865年7月14日,英国探险家爱德华·怀姆珀首次登顶,使其获得全球关注。但不幸的是,他的四名同伴在下山途中坠落身亡。
1871年,怀姆珀出版了关于他攀登经历的书籍《阿尔卑斯山探险》,该书成为全球畅销书,吸引游客涌向马特洪峰。
如图所示为20世纪50年代,游客在马特洪峰意大利一侧的观景台观光的场景。
印度阿格拉·泰姬陵(1960年)

泰姬陵由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于1632年下令建造,最初是为纪念他的妻子而建。
它位于印度阿格拉的亚穆纳河右岸,这座宏伟的建筑融合了印度、波斯和伊斯兰建筑风格,是印度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每年接待多达800万游客。
如图所示为1960年的泰姬陵,当时要安静得多。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太空针塔(1962年)

西雅图造型独特的太空针塔,于1962年4月21日作为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开放。
它设有三个观景台(其中一个带有旋转玻璃地板),可俯瞰城市全景,尽管高度达158.5米(520英尺),但乘坐电梯仅需43秒即可到达顶部。
如图所示为1962年的太空针塔,当时游客们敢于向下眺望。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Gateway拱门(1965年)

圣路易斯著名的Gateway拱门( gateway意为“门户”)建于1963年至1965年,旨在象征拓荒者向美国西部迁移的历程——这一理念由托马斯·杰斐逊提出。
如图所示为1965年拱门建设接近尾声的场景,据说其最后的拱顶石中装有一个时间胶囊,里面存放着超过76万名当地居民写的信件。
意大利比萨·比萨斜塔(20世纪60年代)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位于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地区比萨市的比萨斜塔,由于20世纪90年代为稳定地基而进行的修复工程,如今倾斜度正逐年轻微减小。
如图所示为20世纪60年代的比萨斜塔,比萨大学大地测量与地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每年都会对其倾斜度进行测量。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迪士尼乐园(20世纪60年代)

迪士尼乐园(20世纪90年代更名为“迪士尼乐园公园”)于1955年7月17日开放,其中以德国巴伐利亚新天鹅堡为原型的睡美人城堡,是其最具标志性的景点。
从开放之初,它就广受欢迎,开放当天就接待了2.8万名游客——有些人迫切想要进入,甚至翻越围墙。
这张照片显示,到20世纪60年代,它的受欢迎程度丝毫未减,游客围绕着这座童话城堡,如今的情况也依然如此。
澳大利亚悉尼·悉尼歌剧院(1973年)

悉尼歌剧院自1973年开放以来,一直是悉尼海滨的标志性建筑,多年来举办了众多世界顶级艺术家的演出。
它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但在建设中途,由于与公共工程部长戴维斯·休斯的矛盾,乌松辞职并离开了澳大利亚。
1973年10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为其揭幕——如图所示为开幕当天的建筑。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加拿大国家电视塔(1975年)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CN塔)是多伦多天际线的标志性象征,1975年完工,2009年之前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自立式建筑”的称号。
它高达553.3米(1815英尺),最初建造目的是作为通信枢纽,以改善该地区的电视和无线电信号。
如今,其流畅的设计和惊人的高度使其成为加拿大最易识别的地标之一,也是世界级旅游景点,每年吸引超过200万游客。
如图所示为1975年的电视塔,一年后它才正式对公众开放。
中国·长城(20世纪70年代)

事实证明,长城的拥挤问题并非现代才有——从这张20世纪70年代的照片就可见一斑。
这座地标的官方长度为21200公里(13170英里),主要建于明朝(1368-1644年)。
2019年,长城最受欢迎的段落——八达岭,为防止过度拥挤,将每日游客量上限设定为6.5万人次。
总体而言,长城每年平均接待超过1000万游客。
美国佛罗里达州·迪士尼世界未来世界(约1980年)

佛罗里达州迪士尼世界于1971年10月1日开放,开放当天就迎来了1万名热切的粉丝。
最初,该度假区由六个独立主题区域组成:美国小镇大街、探险世界、幻想世界、边疆世界、自由广场和明日世界。
1982年,未来世界(如图所示为建设中的场景)开放,其名称最初代表“未来实验性社区”(Experimental Prototype Community of Tomorrow)。
迪士尼世界每年吸引超过5500万游客,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多的度假胜地。
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1987年)

巴黎卢浮宫最初建于1190年,是一座堡垒,17世纪时被改建为宫殿。
1793年,它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但仅三年后就因结构问题关闭,1801年拿破仑将其重新开放,并命名为“拿破仑博物馆”。
1815年,它恢复“卢浮宫”之名。如图所示为1987年建设中的金字塔,1989年完工后,迅速成为博物馆的象征。
法国巴黎·巴黎迪士尼乐园(1992年)

巴黎迪士尼乐园(最初名为“欧洲迪士尼”)于1992年4月12日开放,如图所示为开放前一天的媒体预览场景。
该度假区最初几年发展艰难,不仅亏损严重,游客数量也不及美国的迪士尼乐园。
但凭借21世纪初的广告宣传活动,到2005年,巴黎迪士尼乐园已扭转颓势,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门票销量超过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