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特产品】万州“三峡红”工夫红茶,品味三峡风情,尽享红茶香韵

【重庆农特产品】万州“三峡红”工夫红茶,品味三峡风情,尽享红茶香韵"/

我们来介绍一下重庆万州的“三峡红”工夫红茶。
"【重庆农特产品】万州“三峡红”工夫红茶"
万州,地处重庆东部,长江三峡库心地带,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这些自然禀赋,万州红茶,特别是“三峡红”工夫红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名片。
"核心特点:"
1. "名称寓意:" “三峡红”不仅指明了其产地(长江三峡地区),也象征着红茶的色泽(红)和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印记。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地域特色和产品属性。 2. "产地优势:" "独特地貌:" 三峡库区山峦起伏,海拔适宜,形成了良好的小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茶树积累丰富的内含物质。 "优质茶树品种:" 万州茶区主要种植适合制作工夫红茶的品种,如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这些品种茸毛多、内含物质丰富,是制作高品质红茶的基础。 "纯净环境:" 库区水质优良,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较好,为茶叶的天然生长提供了保障。 3. "制作工艺:" “三峡红”工夫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其制作工艺严格遵循传统工夫红茶的流程,包括:

相关内容:


万州“三峡红”工夫红茶,产于三峡库区优质茶产区的中心,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产,是中国重要的茶叶原产地和优质茶产区。万州着重打造“一红一绿一花”的产品格局,2018年1月,万州区成功注册“三峡”茶叶商标;2018年11月,注册“三峡红”红茶商标,开始打造为万州工夫红茶公用品牌。



历史渊源


万州种茶历史悠久,据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 · 巴志》记载,在距今3000 年前,巴国境内已经有人工茶园培植茶叶,并且以贡品的方式献给周王室。而鱼复正是今天万州区太安、白羊、黄柏乡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州茶叶得到了蓬勃发展。很多乡(镇)都建起了集体茶场、茶叶初加工厂。到20世纪70—80年代,万州茶产业进入鼎盛时期, 年产出口红碎茶1200吨。万州茶叶远销欧美,按当时可比价的年创汇计算,达200多万美元。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万州茶叶出口量骤减,万州茶产业发展走入低谷。

进入21世纪后,茶叶作为具有生态保护和山区农民增收双重效益的理想经济林木,受到万州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将万州区确定为全市茶叶产业5个重点区(县)之一和“渝东北生态好茶区”的中心,工夫红茶得到较快发展。




产品特点



“三峡红”工夫红茶色泽褐红润泽,条索紧结,毫尖金黄,香高持久,尽显“甜花蜜香”,汤色红亮,滋味鲜醇回。“三峡红”工夫红茶,结合了乌龙茶的做青工艺或日光萎凋工艺,以万州当地茶鲜叶为原料,通过调节发酵温湿度及供氧量,生成具有地域香、薯香、花香的工艺改进型工夫红茶。





产地环境



万州“三峡红”工夫红茶产自中国茶叶优势产业带——北纬30°三峡库区优质绿茶产区中心,区域内气候独特、雨水充沛,年平均温度15℃~18℃,1月平均温度≥3℃,≥10℃的年积温4500℃以上,年日照≥1000小时,年降水量≥700毫米。茶叶基地大多选址在海拔600~1200米的山地上,森林覆盖率高,土壤pH4.5~6.5,有机质含量≥20克/千克,有效氮含量≥120 毫克/千克,有效磷含量≥100毫克/千克,有效钾含量≥100毫克/千克。



(摘编自《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市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重庆故事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文章字数在1000~3000字,配相关图片。优先使用配音频、视频的稿件。文章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598174634@qq.com

发布于 2025-09-13 09:42
收藏
1
上一篇:“邮运通”助力三峡特产驶入销售“快车道” 下一篇:“邮运通”助力三峡特产,驶入销售“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