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强化反诈意识,精准“查核问”成功识破“解冻金”骗局
这是一篇根据您提供的标题撰写的新闻稿:
"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牢记反诈“查核问” 识破“解冻金”骗局"
"本报讯" (通讯员 [通讯员姓名,若有])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解冻金”骗局便是其中一种新型诈骗方式。为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提升社会公众防范意识,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以下简称“交行安徽”)近日将反诈宣传重点聚焦于“解冻金”骗局,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客户牢记反诈“查核问”三步法,有效识破此类骗局。
“解冻金”骗局通常以客户账户涉嫌洗钱、涉案资金被冻结等名义,通过短信、电话或网络联系客户,声称可以帮助其“解冻”账户或“退还”被骗款项,但需客户先缴纳保证金、手续费、解冻费等。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受害者急于挽回损失或担心账户被冻结的心理,步步紧逼,诱导其转账汇款,最终导致客户财产损失。
针对此类骗局,交行安徽在全省范围内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开展反诈宣传:
1. "强化内部培训,筑牢第一道防线:" 交行安徽组织全行员工,特别是营业网点一线人员,深入学习“解冻金”骗局的特点、手法及防范要点。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提升员工识别
相关内容:
近日,交通银行芜湖芜宁路支行成功拦截一起新型网络贷款诈骗案件,为客户朱先生避免4万元经济损失。
朱先生来到支行营业厅,神色焦虑,要求办理4万元跨行汇款业务。客户服务经理在接待过程中敏锐察觉异常,仔细一问才知道,朱先生此前在某App点击贷款广告链接,在伪造的贷款界面中获得8万元“授信额度”。当其尝试提现时,系统却显示“卡号有误,贷款已提,无法使用”,拨打客服电话回复需向指定“融资担保公司”账户汇入4万元“解冻金”,否则将面临“恶意逃债”法律追责,并伪造材料诱使朱先生到银行转账。
交通银行工作人员意识到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后,立即启动反诈应急预案,通过央行征信系统验证朱先生没有对应贷款记录,并协助朱先生拨打96110反诈专线报案;同时采取账户保护措施,为客户办理旧账户挂失并开立具备更高安全等级的新账户。经过近15分钟的多维度验证和反诈知识讲解,朱先生终于意识到遭遇诈骗陷阱。
“家人生病住院急需手术费,要不然我也不会网贷,差点就把看病的钱转给骗子了!多亏银行同志细心负责,及时发现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释重负的朱先生对工作人员连声道谢。此次事件中,交行员工凭借完善的反诈培训机制和敏锐的风险意识,通过“查、核、问三部曲”(查信息、核流水、详问询)标准流程,及时阻断资金流出,展现了金融机构在账户安全防护方面的专业能力。
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提醒,正规金融机构不会要求借款人支付“解冻金”“保证金”等前置费用,建议市民通过官方渠道办理信贷业务。若遇类似情况,可立即拨打95559交行客服热线或亲临网点求证,共同筑牢金融反诈防线。
据了解,今年以来,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不断加强对反电诈流程的梳理,针对网络新型诈骗开展资金拦截和保护,上线“花瓣支付交易”等预警规则。配合公安机关共计保护3120人次,拦截资金1465.8万元。(胡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