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边缘奇迹,崛起的一座现代新城

沙漠边缘奇迹,崛起的一座现代新城"/

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画面感和想象空间。它暗示着一种在严酷自然环境中诞生、发展并展现力量的景象。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绘这个场景:
"场景描绘:"
"视觉:" 沙漠边缘,一抹与金色、赭红色沙漠截然不同的色彩闯入眼帘。或许是"蓝色的建筑剪影"在烈日下闪耀,或许是"白色或灰色的墙壁"顽强地抵抗着风沙的侵蚀。也许这座城市依傍着一道"绿洲",绿意是它最鲜明的标志;也许它就"直接建在沙丘之上",建筑物的根基深埋沙中,仿佛与沙丘搏斗着生长。纵横交错的"道路"可能被风沙部分覆盖,但依然显示出城市的脉络。 "环境:" 空气"干燥而炽热",阳光"刺眼"。风沙是这里的常客,但城市似乎并未被完全吞噬,反而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或许能看到"太阳能板"遍布屋顶,适应着沙漠的能源环境。 "氛围:" 这里有与沙漠截然不同的"喧嚣",车轮声、人语声、机器运转声交织在一起。这里可能是"商旅的集散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在此汇聚;也可能是"新兴的工业中心",利用着当地的某种资源(如石油、矿产或独特的地理位置);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飞机滑翔起飞,离开脚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飞越远方的皑皑雪山,飞上万米深蓝的高空……

参加了阿拉尔塔里木机场首航仪式的我,想到从此不需要再跑到几百里之外换乘,就可以直接飞去向往的地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1991年9月参加工作。那时候,正好赶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招工,了解了阿拉尔的光荣历史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阿拉尔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境内,是开垦南泥湾的三五九旅老部队开发建设的,紧随其后的还有来自湖南、山东的战士和河南、湖北的支边青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近五万名上海知青齐唱《送你一束沙枣花》离开家乡,豪情满怀地投身到了建设边疆的时代大潮中。

记得刚到阿拉尔报到时,我坐在中巴车上,就像一叶小舟颠簸在大海里,五脏六腑都快要被抛出来。当时的阿拉尔,还是南疆一个偏远小镇,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可以进出。在报到的路上,开车的师傅告诉我,与阿拉尔刚开发时比,这里的路已经好了很多。

刚开发时,阿拉尔通向外界只有一条泥土路。每年春天一化冻,地势较低的路面就变成了烂泥洼。为了通行,只好把红柳枝、稻草等,一层一层地垫进路面烂泥里。到了夏天,那些被垫高的路面,在车轮的摩擦下,就会出现“公路失火”的奇特现象。那个时候,往返塔里木河两岸只能靠摆渡。塔里木河素有“无缰野马”之称,七八月间河水湍急,在塔里木河上架起一座桥,成了那个时代人们最奢侈的期盼。直到我参加工作后,塔里木河上才终于架起了简易的“塔河一桥”。

一头扎进阿拉尔后,整天为上班忙得不亦乐乎,日子过得也算安逸,倒没感觉到出行有什么问题。1995年春节,我拖家带口回乡探亲,要先坐几个小时的汽车,颠到几百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才能换乘火车或飞机。如此,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不说,人和行李来回倒腾,那真叫一个麻烦。回到老家后,看见高速公路密如织网,高铁车站人潮涌动,航空线路纵横交错,我才真正意识到阿拉尔的出行何其艰难。从那时起,我心里开始期盼,什么时候在阿拉尔可以轻松自如地选乘交通工具出行?

阿拉尔虽然地处偏远,但一样在国家的快速发展中奋力疾进。从2002年建市到如今,阿拉尔的发展不断提速。以交通为例,先在塔里木河上建起了“塔河二桥”和“塔河三桥”,后来又新落成了斜拉索的“塔河四桥”。以阿拉尔为中心,建成了通往喀什、和田、阿克苏、伊宁等城市的六条高等级公路。

这期间,我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到内地。此时的阿拉尔,尽管出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每次出差,我仍然要先坐几个小时的汽车,然后在几百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换乘交通工具。曾有一位投资商,本来答应好的来阿拉尔投资,但下了飞机后,听说还有几个小时的车程,当即掉头就走,只抛下一句话:“阿拉尔什么时候有铁路和机场了,我再去投资!”这件事之后,市里决定,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阿拉尔的铁路、机场建起来。可以想见,阿拉尔人当时对铁路、机场的建成,是多么渴盼!

随着“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提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向南发展,阿拉尔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见证了阿拉尔的快速发展,见证了这座军垦新城的崛起。

如今,走进阿拉尔,到处柳荫环绕、鸟语花香、楼宇错落。绿树掩映之下,整个城市的建筑选用“红柳红”顶色和“沙漠黄”墙体作为总基调,营造出汉唐古韵风格,也展现着兵团人的环境适应力和不屈不挠的生命力。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阿拉尔市文化馆、公共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建筑陆续落成。城市书房、影院、茶吧应有尽有,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阿拉尔还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也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阿拉尔成为沙漠边缘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今年6月,继铁路通车之后,阿拉尔塔里木机场也正式通航。如今,选乘心仪的交通工具出行,对我来说已不再是梦。相信随着城市的建设与交通的发展,阿拉尔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5日 20 版)

发布于 2025-09-12 04:43
收藏
1
上一篇:回归本土,摒弃西式“哲学”“逻辑”术语,探索中国思想原生语境 下一篇:为啥?揭秘很多人一开车脾气就变差的心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