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美甲居然这么糙?”刷到这条数据时,差点把咖啡喷出来——2032年全球美甲市场才38.9亿,听着大,可拆开一看,美国那边光是指甲油就占了快一半份额,剩下的是工具、灯、贴花零零碎碎。
换句话说,老美还在一瓶一瓶地买指甲油,国内早卷到穿戴甲、手绘钻、光疗延长一条龙了。

差距就是机会。

国内玩腻了的猫眼、极光、浮雕,在欧美电商搜索量噌噌往上涨,尤其是亚马逊上“handmadenail art”这个关键词,过去两年翻了快三倍。

不是老外不想做,是真不会做——本地店还在用20年前的模板花,钻贴歪了都算艺术。
于是,国内一套成本不到三十块的穿戴甲,挂到海外能卖三十美元,还包邮。

别笑,真有留学生靠这个把学费赚出来了。

技术代差更明显。
国内美甲师随手勾个水墨晕染,老外看得一愣一愣,直呼“magic”。

材料也是,环保甲油国内早就出无味可撕款了,欧美门店还在用味道冲鼻的老配方。

LED灯?
国内1688批发价二十块一个,亚马逊同款卖三十九美元,还缺货。

说白了,国内卷出来的技术和审美,拿去国外就是降维打击。

当然,坑也有。

美国市场看着大,但人工贵、房租高,开实体店不划算。
聪明点的直接做线上,TikTok上发发“30秒换甲片”视频,评论区全是“linkplease”。

还有人玩定制,把国内美甲师拉个群,客户发图,国内连夜做好,顺丰空运过去,72小时到货。

运费是比甲片贵,但老外乐意——他们本地做一次光疗要一百多美元,还排队两周。
最离谱的是环保牌。

国内甲油厂早就有无毒认证,换个英文包装,贴上“vegancruelty-free”,价格直接翻倍卖。

老外就吃这套,一边心疼钱包一边下单,像极了当年抢日本药妆。
总结下来,国外美甲市场像十年前的国内:需求嗷嗷叫,供给慢悠悠。
现成的技术、现成的货,差的就是一个敢打包票“我懂你想要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