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日报社 福建省文物局 合办2020年第22期

千年古桑

开元寺航拍

上图:西塔下的吹哨人石雕造型 中图:东西塔 左下图:印度教石柱 右下图:印度教狮身人头石雕
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有一对雕刻有印度教神话故事的石柱,柱上雕刻的图案以毗湿奴及其化身的神话故事为主,配以八幅中国吉祥图,有中国人喜欢的菊花、牡丹花等图像,充分体现了中印文化在泉州这个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泉州开元寺与“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之路”)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其宏伟的规制、精美的艺术、丰富的历史内涵以及作为泉州作为古代“刺桐港”核心地位的历史背景来理解。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桑莲法界”这一象征性概念上。
"1. 开元寺的象征意义:"
"佛教宇宙观与地理空间的融合:" 开元寺占地广阔,拥有东西双塔、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宏伟建筑。尤其是东西双塔,形似印度佛陀的“桑卡罗塔”(Sankarotra),象征着佛教宇宙观中的须弥山和四大部洲。它们高耸入云,如同连接天地的桥梁,也象征着泉州作为港口城市,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莲花象征:" 莲花在佛教中象征着纯洁、神圣和解脱。开元寺以其莲花状结构的设计,如大雄宝殿的藻井,以及众多佛像莲花座,都体现了莲花这一重要象征。
"“桑莲法界”的解读:" 将开元寺的建筑特色和佛教象征意义结合起来,“桑莲法界”可以理解为:以开元寺为中心,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佛教艺术为载体,构建了一个庄严、神圣的佛教世界(法界),这个法界如同莲花一样纯洁美丽,又如同须弥山一样稳固庄严。同时,这个法界又
福建日报社 福建省文物局 合办2020年第22期
千年古桑
开元寺航拍
上图:西塔下的吹哨人石雕造型 中图:东西塔 左下图:印度教石柱 右下图:印度教狮身人头石雕
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有一对雕刻有印度教神话故事的石柱,柱上雕刻的图案以毗湿奴及其化身的神话故事为主,配以八幅中国吉祥图,有中国人喜欢的菊花、牡丹花等图像,充分体现了中印文化在泉州这个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相互融合、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