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武夷山,揭秘岩骨花香——走进岩茶世界的奥秘之旅

探秘武夷山,揭秘岩骨花香——走进岩茶世界的奥秘之旅"/

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同走进中国著名的风景和文化名山——武夷山,去探寻那令人神往的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奥秘。
"第一站:山水之间,孕育天成的“岩骨”"
武夷山,不仅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更是一座天然的大型茶树基因库。这里的丹霞地貌,形成了独特的丹霞岩缝、岩壁、岩壑。茶树并非种在肥沃的土壤里,而是扎根于这些裸露或半裸露的岩石缝隙中。
"独特的生长环境:" 岩石富含矿物质,雨水冲刷和微生物分解作用,使得茶树根系能够吸收到独特的、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如氟、锌、硒等。这就像给茶树补充了“天然营养剂”。 "“岩骨”的由来:" 正是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独特的“骨感”——茶汤入口,你能感受到一种沉稳、厚实质感,仿佛带着岩石的坚韧和力量,而非普通茶叶的浮泛。这种独特的滋味基础,就是“岩骨”。它不是苦涩,而是一种深沉、内敛、能回荡在口腔中的质感。
"第二站:岩韵深处,探寻“花香”的来源"
如果说“岩骨”是武夷岩茶的“底子”,那么“花香”就是其

相关内容:

12月1日拍摄的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一角(无人机照片)。

作为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岩茶的故乡,福建武夷山岩茶品种众多,“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韵不过大红袍”的说法,表明了武夷山岩茶的独特地位。

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十余道工序组成了传统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采茶、制茶、斗茶……武夷山的四季因茶而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茶文化深深融入当地民众生活之中。武夷山市现有茶园面积近15万亩,年产毛茶2万余吨,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新华社记者魏培全 摄

12月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性传承人游玉琼(左)在指导儿子方舟(中)学习武夷岩茶的焙火技艺。新华社记者魏培全 摄

12月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性传承人游玉琼(右)在指导儿子方舟学习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手工摇青”。新华社记者魏培全 摄

12月1日,武夷山市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何世安展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手工炒青”。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2月1日拍摄的“武夷岩茶第一镇”武夷山市星村镇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性传承人游玉琼(左)在指导儿子方舟学习武夷岩茶的木炭烘焙法(2020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 摄

这是武夷传统茶俗“民间斗茶赛”现场,外国游客在品尝武夷岩茶(2017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启桐(左一)在斗茶赛上点评茶样(2017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 摄

来源: 新华网

发布于 2025-09-10 01:27
收藏
1
上一篇:福建武夷山焙茶销茶旺季火热开启,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下一篇:美国签证新规引爆热议,无力缴纳1.5万美元保证金,游客入境梦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