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城故事,传递“温暖大礼包”,温情满溢的冬日暖意

暖城故事,传递“温暖大礼包”,温情满溢的冬日暖意"/

这是一个关于“暖城故事”和“温暖大礼包”的构思,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
---
"暖城故事|“温暖大礼包”"
"引子:"
在我们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总有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如同冬日里的一束阳光,温暖着每一个角落,也温暖着人们的心房。这些温暖的瞬间,构成了我们城市的独特气质——“暖城”。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关于一份特别的“温暖大礼包”,它如何在一个普通的冬日,传递了城市的温情。
"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林默的年轻外卖员。这座城市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有时也会让人感到一丝疏离。这天,天气格外寒冷,风雪交加,林默像往常一样穿梭在街道上,送着订单。
"转折点:"
在一个寒冷的傍晚,林默接到一个特殊的订单。目的地不是餐厅,而是一座孤寡老人——王奶奶家。王奶奶是一位独居的退休教师,儿女在外地,平时很少回来。这个订单没有标注任何特殊要求,但系统提示:“请多加小心,老人。”
"“温暖大礼包”的诞生:"
当林默冒着风雪,爬上王奶奶那栋有些年头的旧楼时,看到门口放着一个小小的包裹。他疑惑地打开,发现里面并非订单上的餐品,而是一个精心

相关内容:

下午4点多钟,一辆小汽车开进了杭锦旗巴拉贡镇山湾村,稳稳停在了雷胜明老人家门前。

车上跳下3个“红马甲”,进门打招呼之后,他们就迅速开启“清洁模式”,拖地扫灰擦玻璃,眼里全是活儿。这个“帮帮团”还自带“聊天功能”,嘘寒问暖、纾愁解闷,没有套路,唯有真诚。

“大爷,大娘去北京多长时间了,病看得咋样了”“你的腿不利索,冬天疼得厉害吗”“现在是数九天了,家里暖不暖”……他们忙活之时不忘关心老人近况,犹如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把老人的心捂得暖烘烘的。

雷胜明的老伴儿常年在北京看病,两个女儿也不在身边。平时,家里就他一个人。此刻,小小的屋子被欢笑包围着,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红马甲”为雷胜明老人进行按摩保健

哪里来的“红马甲”?原来,是杭锦旗益家为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今年11月,该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承接了杭锦旗的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任务。项目包括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两项内容,他们专门负责后者。

这不,他们早早就从锡尼镇出发,进社区、入村庄,为老年人送上全套“温暖大礼包”。当天,雷胜明家是他们服务的第三户。

打开这个“温暖大礼包”,里面有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生活照护服务,还有基础照护、探访关爱、健康管理、委托代办、精神慰藉等,涉及到老年人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妥妥的“安心包”。

2024年,鄂尔多斯市被列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地区。项目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面向鄂尔多斯市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计划于2025年6月底前建成876张家庭养老床位、为1642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为了推动项目顺利实施,让每一分钱都能精准作用到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身上,鄂尔多斯市制定印发方案和通知,并将任务分解到旗区,市、旗区两级均成立工作专班,紧锣密鼓开展调研、摸排、评估、招标等工作,用一次次具体而细腻的努力,用心守护“夕阳红”。

目前,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已按照规定程序全面铺开。实施家庭养老床位建前评估和在建762张,为918名老年人提供了2349次上门服务。“大礼包”持续释放着“温暖效应”,让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原地“升值”。

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助洁服务

“红马甲”干活的间隙,雷胜明炒了一盘蘑菇、一盘豆腐,还蒸了米饭、热了馒头,等着他们一起吃晚饭。

“大爷,您好好吃饭,保重身体。饭就不吃了,还得赶回旗里,下次我们再来!”说罢,“红马甲”便跳上车走了。天已经很黑了,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车灯,雷胜明才转身,一步步走回家去。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池小花

编辑:李由

校对:李荣

审核:武文玲

终审:田坪

发布于 2025-09-09 06:58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海南三线岁月,探寻曾用邮箱代号的三线工厂神秘面纱 下一篇:今日农历七月十四,农村“烧包”习俗,今晚还是明晚?探寻传统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