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刚蔫两天,群里就炸锅:秋天到底剪不剪?

9 月 18 号,北京,我手一抖把月季剪成秃杆,三天后新芽全黑。

现在才搞懂,原来“剪”跟“砍”是两回事。

先说月季。

夏末它累坏了,杆子里那点糖全拿去开花。

这时候下狠手,等于把人刚跑完马拉松就拉去剃头,不死也脱层皮。

我只留了三根筷子粗的壮枝,其余细枝病枝全扔。

剪完撒一把发酵羊粪,土面干到发白才浇,水一多,伤口直接发霉。

绣球最磨人。

我养的无尽夏,花谢后剪残花就行,剪早了明年变绿球。

隔壁大姐的老枝品种 8 月 15 后一刀没敢动,现在枝头全是胖芽。

剪完灌一次 1:1000 的均衡水溶肥,新枝蹭蹭冒,像打了气。

玉树纯粹看心情。

我想让它长成小树,先把底下乱枝撸光。

剪前一周停水,伤口不流浆。

扔南窗台晒,等新芽冒头才给几粒缓释肥,现在杆子绿得发亮。

长寿花最烦徒长。

夏天遮阴狠了,杆子比筷子还长。

我每根枝只留两对叶子,剪完扔北阳台,见点散射光。
新芽长到四对叶再剪,剪到 11 月停手。
中间喷两次磷酸二氢钾,现在满枝红点,像挂了一串小灯笼。
蟹爪兰最娇气。
夏天一闷,叶子软成面条。
我把软叶全掐掉,只留硬挺的。
喷点稀释花多多 1 号,放窗边吹小风。
新叶鼓出来才敢浇水,一多就烂根,教训深刻。
总结一句话:秋天修剪不是大扫除,是给花留口气。
剪多少、啥时候剪、剪完吃啥喝啥,都得按品种脾气来。
别再信“一刀切”,花不是木头,它也会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