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从县到市,班校联动,体育人才蝶变之路——倒数第一到冠军的华丽蜕变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从县到市,班校联动,体育人才蝶变之路——倒数第一到冠军的华丽蜕变"/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且具有积极意义的话题。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通过“班、校、县、市”梯次覆盖的培养体系,成功地将体育人才培养从基础薄弱的“倒数第一”提升到了在省级乃至更高层面获得冠军的“蝶变”。这体现了地方政府在体育人才培养上的决心、创新和显著成效。
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解读和可能包含的要点:
"核心策略:“班、校、县、市”梯次覆盖培养体系"
这是一种系统化、多层次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基础抓起,逐步筛选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
1. "班级 (Class Level):" "基础启蒙:" 在中小学班级层面,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普及体育运动,发现具有体育潜质的学生。 "初步筛选:"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初步识别和引导。
2. "学校 (School Level):" "专项训练:" 建立校级运动队或体育社团,针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较为系统和专业的训练。 "重点培养:" 选拔优秀苗子,配备教练,进行更集中的资源投入,为县级选拔输送人才。
3. "县级 (County Level):" "集中训练:" 建立县级体育学校或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对从学校选拔上来的苗子进行更高水平的、更具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我家孩子从小就热爱排球,把他送到单县一中学习,我感到非常有信心!”近日,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一中高一年级学生张雨泽的家长张先生高兴地说。原来,他的孩子虽然在初中文化课成绩一般,但在2024年的中考中,凭借体育特长考入了单县一中。

单县近年来走出了一条体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子。早在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单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兼排球队主教练樊董伟就带头组建了单县一中排球队。2014年,在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上,单县一中男排代表菏泽夺得5块金牌,实现菏泽集体项目参加省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022年,在第十届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排球项目(高中男子组)决赛中,单县一中拿下了山东省该项赛事上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同年单县一中被评为“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短短几年下来,我们排球队一路从小组倒数第一打到全国冠军,从当初的10余名学生球员扩充到170名,后备球员力量日益强大,其中不少球员还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樊董伟说。

这仅仅是单县体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单县不断更新体育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校园体育管理机制,探索体教融合育人模式,全县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日趋完善,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持续增强,校园体育运动丰富多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体育人才培养打开了新局面。”单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教体局党组书记黄志立介绍说,“我们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2019年,单县入选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区。这为单县引进优秀的体育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单县体育教育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单县县长魏传永介绍,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单县政府逐步确立了体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优质资源分散、专业师资不足、体育人才招生和输送难等问题,构建县委领导、县政府主导、县体教部门主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节、赛、会、展”相互促进,“班、校、县、市”梯次覆盖的体教融合发展格局,打造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培养和训练网络体系。

在体教融合选才方面,单县政府出台了《单县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改革方案》,破解了“招生选才难”的问题,推动体育教育提质扩面。以单县一中排球队为例,目前已由过去在全县选才,扩展到现在的全省选才,保障了排球人才生源质量,为壮大学校排球运动发展规模夯实了坚实基础。通过“名校办名队”体教融合突破发展之路,单县一中近年来获得山东省冠军16个、全国冠军2个、全国亚军3个、全国季军1个,连续3次代表山东参加全国比赛,被评为山东省排球特色高级中学、国家级排球传统特色学校。

与此同时,单县通过体教融合积极推动全员健身运动。“我们还以‘一校多品、一生一长’的发展目标,坚持全员参与,利用菏泽武术之乡的优势,普及传统武术、太极拳、健身操等体育项目,每年都举办县级中小学生体育联赛、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赛、乒乓球赛、少儿围棋赛等。”黄志立介绍。

此外,单县还深入实施“三个百分百”和“五个一”工程,全县中小学校100%开足开齐体育课、100%开展每天“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100%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每个学校至少结对1位专业教练、打造1个品牌项目、开展1项特色活动,推动每个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阳光体育锻炼、每学段至少掌握1项体育技能。同时,将体育调整为“全程考”,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有效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中小学生加强日常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篮球和足球等传统优势项目,创建良好基础设施、提供良好育人环境、聘请优秀教练人员,全力以赴做好体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黄志立说。

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赵柯 姜信一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于 2025-09-08 13:28
收藏
1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山东冷知识,探秘“中华第一汤”之乡——单县传奇 下一篇:菏泽市单县采摘游,特色体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