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运动员,揭秘我国运动员的军人背景

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运动员,揭秘我国运动员的军人背景"/

“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运动员” (Shǒuxiān shì jūnrén, ránhòu cái shì yùndòngshǐ) 这句话强调了军人身份的首要性,并将运动员身份置于次要位置。
这句话通常用来表达以下几种意思:
1. "身份优先:" 对于那些既是军人又是运动员的人(例如军人运动员),他们的军人身份被视为更根本、更重要的身份。这意味着他们的首要职责和身份认同是军人。 2. "责任与纪律:" 军人身份通常伴随着强烈的责任感、纪律性和对国家的忠诚。这句话暗示,即使拥有运动员的才能和身份,军人的责任和特质仍然是第一位的。 3. "特定语境:" 这句话可能出现在选拔、管理或评价军人运动员的语境中,用以明确其身份的先后顺序,确保军人职责不受影响。 4. "个人信念:" 对于一些军人运动员来说,这可能也代表了一种个人信念,即无论在体育领域取得多大成就,军人的身份和本色始终是核心。
总而言之,这句话的核心在于"确立军人身份的优先地位",并将运动员身份视为在此基础上的一种附加或次要的身份。

相关内容:

10月22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跳伞比赛女子个人定点比赛现场,中国八一跳伞队队员精准降落至指定地点。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郑天然/摄

跳伞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跳伞比赛上,中国八一跳伞队队员一次次从天而降,伞降高度最高达3200米。

在10月22日举行的跳伞比赛女子个人特技决赛上,21岁的中国队员邢雅萍自2200米高空跳落,过程中完成6个规定动作,包括4个盘旋与两个筋斗,最终拿下女子个人特技与女子青年个人特技两枚金牌。

夺金的消息很快传到3.5公里外的主赛场,那里正在进行女子定点比赛。5名中国队员自1000米高空依次跳落,伴随红黄相间的定点伞迎风张开,精准降落至指定地点。那是一块直径只有两厘米大小的黄色圆点。

“定点比赛比精准度、特级比赛比速度、造型比赛比团队配合。”八一跳伞队运动员刘妤夏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三个比赛,“最‘刺激’的是造型比赛,4名选手从3200米的高度自由坠落,在不开伞的情况下完成动作,然后才能开伞。”

“跳伞时会有明显的失重感,就是在空中坠落,从害怕到接受再到享受,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刘妤夏说。作为一名2002年入队的老队员,她已是“久经沙场”,刘妤夏曾获得瑞士国际军体第35届跳伞世界锦标赛女子集体定点冠军。这一次,她作为中国队的教练员带队出征。

回忆练习跳伞的过程,刘妤夏大方承认“一开始会害怕”。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跳伞训练坐上飞机时,她的大脑一片空白,跳出机舱的一刻,飞机的速度让她的坠落轨迹有些偏离,耳边则是风声呼啸。

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我把脚下的降落场当成了战场。”刘妤夏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完成跳伞任务,落地后原本应该马上开始收伞的她,抱着伞笑了起来,“特别高兴。”

危险的跳伞运动“军味十足”。“跳伞和军事五项连起来,就是一名伞兵降落至地面作战的过程。”八一跳伞队教练员石炜解释说,如果说军事五项考验的是战士着陆后的作战与生存能力,那么跳伞就是他们抵达战场的关键一步。

在跳伞比赛中,最难的是定点项目。在石炜看来,运动员们依次精准降落至指定地点,就如同战场上的作战小队秘密渗透至敌方。“降落得越精准,对风的感知力与对伞的掌控力就要求越高。”他说,每一个高度层的风速、风向都不一样,想要很灵活地选择有利站位并到达,靠的是自己对风的感知能力。

正是凭借对赛场和战场的深刻理解,石炜不断提高训练的自我要求,2010年,在瑞士国际军体第35届跳伞世界锦标赛上,他获得男子个人定点项目冠军,实现了中国在男子个人定点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我们首先是一名军人,然后才是一名运动员。”刘妤夏说,跳伞项目“的确有一些危险”,但队员们不会太受自然环境影响。除了下雨和风速超过7米/秒的天气,他们可以在各种情况下完成跳伞任务。

谈及“勇敢者的运动”这一说法,刘妤夏笑着表示,勇敢者也可以退缩,运动员也可以有退路,但军人“从来没有退路”,因此,军运会上的跳伞比赛也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0月24日 11 版)

发布于 2025-09-08 12:43
收藏
1
上一篇:他用第一视角记录跳伞瞬间,火山小视频圈粉40万!网友,高空飞翔体验太诱人 下一篇:「勇敢者的游戏」体验,高空4200米跳伞畅游美国免签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