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嘉兴水乡泡大的南方人,我的生活里全是小桥流水、白墙黛瓦,连空气都是温润黏糊的。
所以当我决定要去黑龙江鸡西的时候,我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疯了。
“去那干嘛?又冷又远,除了煤还有啥?”
说实话,我当时心里也犯嘀咕。网上的攻略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篇,照片拍得灰蒙蒙的,评价也都是“老工业基地”“没什么好玩的”。
但我这人吧,就有点犟脾气,越是这样,我越想去看看。
结果呢?
我只能说,鸡西,这座被严重低估的边境小城,给我的惊喜远比惊吓多得多。
它根本不是网上说的那样!
一、初到鸡西,这哪是“煤城”,分明是座天空之城
从嘉兴出发,我先坐高铁到上海,再从浦东机场飞到牡丹江海浪机场。
这里给大家第一个干货,去鸡西,别直飞哈尔滨,从牡丹江机场走近得多。
下了飞机,一股清冽的空气瞬间就把我江南的湿气给吹散了。
真的,那种感觉太奇妙了。
从牡丹江坐火车去鸡西,大概一个多小时。沿途的风景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不再是南方那种精致的、被精心打理过的田野,而是大片大片的黑土地,广阔,粗犷,一直延伸到天边。
天,是鸡西给我的第一个震撼。
那种蓝,是纯粹的、不含一丝杂质的蓝,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扣在头顶。云朵又大又低,一坨一坨的,立体得像棉花糖。
在嘉兴,我们习惯了灰蒙蒙的天,看到这样的蓝天,我激动得差点在火车上喊出来。
到了鸡西站,出站口,没有想象中的脏乱差,城市街道挺宽阔,也干净。
我打了个车去酒店,司机大哥是个典型的东北人,自来熟,嗓门大,贼热情。
“小姑娘南方来的啊?咋想起来上我们这旮沓来了?”
“来看看呗,觉得挺特别的。”
“那可不,我们这儿好地方多着呢!待几天啊?哥给你推荐推荐!”
还没到酒店,大哥已经把鸡西好吃的好玩的给我盘了一遍,热情得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这就是鸡西给我的第一印象,天很蓝,人很暖。
二、我的鸡西3日游,不走寻常路
网上的攻略千篇一律,什么文化广场、动植物园,说实话,这些每个城市都有,没必要大老远跑来看。
我规划的路线,更能让你感受到鸡西的灵魂。
第一天:沉浸城市脉络,从历史到烟火
上午,我哪儿也没去,就去了鸡西市博物馆。
我知道很多人旅游不喜欢去博物馆,觉得闷。但相信我,了解一个工业城市的最好方式,就是去看它的历史。
鸡西的博物馆不大,但里面关于煤炭工业和垦荒历史的展陈,做得特别好。你能看到这座城市是怎么从一片荒原,因为发现了煤矿,而汇聚了五湖四海的人,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那些老旧的矿灯、泛黄的图纸、工人们的合影,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荣光与艰辛。
这里没有网红墙,但比任何网红墙都更有力量。
从博物馆出来,我对鸡西的认知,不再是“煤城”两个空洞的字,而是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
下午,我就在市区里瞎逛。
鸡西的市中心,有一条叫“大商场”的步行街,有点像我们嘉兴的华庭街,但更有年代感。
街边有一些老建筑,还能看出一点俄式风格的影子。
我没有目的地,就随着人流走,拐进一些小巷子。
在巷子里,我看到老大爷们在路边下棋,一群人围着,叽叽喳喳地支招。
我还看到一家开了几十年的理发店,用的还是那种老式的铁皮椅子。
这种浓浓的生活气息,是任何旅游景点都给不了的。
晚上,重头戏来了,去吃东北烧烤。
鸡西的烧烤,跟南方的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南方的烧烤是小串,精致。鸡西的烧烤,是大块的肉,豪放。
随便找一家看起来人多的店走进去,烟火气扑面而来。
我点了一大把牛肉串、烤心管、烤鸡翅,还有当地特色的烤干豆腐卷。
再来一瓶大白梨饮料。
那味道,绝了!
肉烤得外焦里嫩,孜然和辣椒的香气直冲天灵盖。
我一个人,撸了差不多一百块钱的串,吃得满嘴流油,太过瘾了。
第二天:兴凯湖,一半是湖水,一半是故事
来鸡西,如果没去兴凯湖,那等于白来。
兴凯湖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湖,北属中国,南属俄罗斯。
从鸡西市区开车过去,大概要两个多小时,路途有点远,但绝对值得。
我选择包了个车,方便。

当司机师傅把车开到湖边,车窗外出现一片望不到头的蓝色时,我真的被惊到了。
这哪里是湖?
这分明就是海!
湖面太开阔了,一眼望不到对岸。湖水在阳光下,呈现出深邃的宝石蓝。
风吹过来,湖面泛起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岸边的沙滩,发出“哗哗”的声音。
我站在湖边的当壁镇,这里有个新开流遗址,是六七千年前新石G时代人类生活的地方。
脚下是几千年的历史,眼前是壮阔如海的湖泊,远处就是另一个国家。
那种时空交错的感觉,特别奇妙。
中午,就在湖边的农家院吃兴凯湖大白鱼。
最简单的做法,清蒸。
那鱼肉,鲜嫩得来,入口即化,带着一丝丝的甜味。
真的,我敢说,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淡水鱼。
下午,我没有去那些所谓的景区,而是让司机师傅带着我,沿着湖边公路慢慢开。
沿途有大片的湿地,水鸟在芦苇荡里飞翔。
偶尔能看到一些小渔村,渔民们在修补渔网。
整个世界都变得特别安静,只剩下风声、水声和鸟鸣。
傍晚时分,湖上的日落,美到让人失语。
太阳像一个巨大的咸蛋黄,一点点沉入地平线,把整个天空和湖面都染成了金色。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所有的舟车劳顿,都值了。
第三天:虎头要塞,触摸历史的伤痕
最后一天,我去了密山市的虎头要SSE。
这里是二战时期,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修建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坚固的一个军事要塞。
这里曾发生过极其惨烈的战斗。
去虎头要塞,心情是沉重的。
你走在地下要塞的通道里,阴冷潮湿,两边的墙壁上还留有当年的弹痕。
看着那些展览的史料,你能想象到当年的战争有多么残酷。
站在要塞的山顶,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岸的俄罗斯。
乌苏里江就在脚下静静地流淌,江面不宽,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对岸。
界碑就立在那里,一边是“中国”,一边是“虎头”。
那一刻,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虎头要塞不是一个让人轻松愉快的景点,但它是一个能让你记住历史、珍惜和平的地方。
三、美食探店与避坑指南,全是干货
作为一个吃货,每到一个地方,吃是头等大事。
在鸡西,你完全不用担心吃不惯,这里的美食,绝对能征服你的胃。
必吃榜单:
1.鸡西冷面:这绝对是鸡西美食的C位。跟朝鲜冷面、延吉冷面都不同,鸡西冷面是咸口的,面条更筋道,配上特制的辣菜,酸爽开胃,好吃到停不下来。推荐去市中心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店,本地人多的准没错。
2.东北烧烤:前面说过了,就是豪放,就是香。除了牛羊肉,一定要试试烤心管、烤实蛋、烤面包片,你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3.锅包肉:虽然是东北名菜,但每家做的味道都不太一样。鸡西的锅包肉,酸甜口掌握得恰到好处,外壳酥脆,里面的肉很嫩。
4.铁锅炖:找个农家院,来一锅铁锅炖大鹅或者铁锅炖胖头鱼,底下贴上玉米饼子。一群人围着一口大锅,热气腾腾,那感觉太东北了。
避坑指南:
1.打车:鸡西出租车不贵,市区里跑基本都是起步价。但最好还是用打车软件,明码标价,避免被绕路。
2.住宿:市中心的酒店选择很多,建议选择连锁的商务酒店,比如汉庭、全季,卫生和服务都有保障。价格也不贵,两三百块就能住得很好。
3.穿着:东北的温差很大。夏天来也要带一件薄外套,早晚凉。冬天来,南方的羽绒服根本不管用,一定要买专业的厚羽绒服,帽子、手套、围巾、雪地靴,一样都不能少。不然真的会冻哭。
4.消费:鸡西的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吃饭、住宿都很实惠。但去景区买东西,还是要多留个心眼,货比三家。
四、写在最后
在鸡西的三天,很短,但足以颠覆我所有的刻板印象。
它不是一个完美的旅游城市,没有那么多精致的景点和时髦的小店。
但它有它的味道。
有广阔天地间的自由,有历史沉淀下的厚重,有市井生活里的烟火气,更有东北人骨子里的那份直爽和热情。
从嘉兴到鸡西,跨越了三千多公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风景的差异,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次旅行,让我觉得中国真的太大了,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不应该只停留在那些热门的网红城市里。
如果你也厌倦了人山人海,想找一个地方,能让心静下来,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能感受到最淳朴的人情味。
那么,来鸡西吧。
它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
最后,想问问大家,在你的家乡,或者你曾经去过的地方,有没有像鸡西这样,被大家误解或低估了的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