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源地峰会首席科学家强调,刻不容缓,共筑三江源与全球水塔保护屏障

世界水源地峰会首席科学家强调,刻不容缓,共筑三江源与全球水塔保护屏障"/

这条信息指出了世界水源地峰会首席科学家对于保护三江源和“世界水塔”的紧迫性呼吁。
我们可以解读和传播这条信息的关键点:
1. "核心人物与观点:" 世界水源地峰会的首席科学家发表了重要言论。 2. "保护对象:" 明确指出了“三江源”和“世界水塔”。这通常指中国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它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是全球重要的水源地,因此被誉为“世界水塔”。 3. "核心主张:" 保护这两大水源地是“刻不容缓”的,意味着形势严峻,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没有时间拖延。 4. "重要性:" 这份呼吁凸显了三江源和“世界水塔”在全球水资源安全、生态平衡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基础。
"可以进一步思考或传播的方向:"
"紧迫性:" 探讨为什么保护刻不容缓?可能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压力(如过度放牧、农业开发、矿产资源开采等)、生态退化等。 "重要性:" 详细说明三江源作为“世界水塔”对亚洲乃至全球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贡献。 "行动呼吁:" 首席科学家的呼吁可能包含具体的保护建议,例如加强生态保护投入、实施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周雷 世界水源地峰会策划人

经过两年筹备,世界水源地峰会正式落户青海三江源玉树,包括联合国人居署、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民委、上海自贸区、横断山研究会、自然力研究院、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等100多家与环境有关的跨界水智将于2015年8月12-14日聚首玉树,展示并讨论有关“低水经济”和陆上丝绸之路水未来的国际协作可能。

“气候变化的最显著标志是冰川融化,甚至消失,危及到人类生存。而中国的青藏高原是受气候影响,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谈到中国山水的局势,横断山研究会、世界水源地峰会首席科学家杨勇说。

青藏高原是中国水塔、亚洲水塔甚至是地球水塔,在气候变化、水资源日益危机的形势下,青藏高原更加受到全球的关注。近30多年间,杨勇每年都要多次前往青藏高原特别是三江源地区考察。他曾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提到,“我已经走遍了青藏高原的亚洲6大河源的冰川水系,丰富的气候、冰川信息让我眼花缭乱,但也让我忧心忡忡。”

杨勇认为,青藏高原是地球科学的前沿,是地球演变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有许多关键重大问题有待突破,在没有得到答案之前,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的,甚至会给自己孕育灾难。我们想象不到冰川前进或后退给已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当今人类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但是,通过青藏高原大量的地质、冰川信息的复原,我们仍然可以描绘出这种变化所产生的景象。

世界水源地峰会的首要任务是联合全球的研究和科技力量,在三江源源头和全流域探讨科考、居住形态、经济发展的协作新模式。

杨勇提到,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雅鲁藏布江源头杰马央宗冰川下,在距离它10余公里的热不杰错盆地。我们看到了小冰期冰盛时期冰川前进时留下的终碛垅,覆盖了盆地数十平方公里面积,现在的盆地是一片干旱的荒漠。今年的观察发现,三江源地区的格拉丹东西南坡和藏北腹地普若岗日巨大的冰源群在10份的中午前后冰川表面温度一般都在30度左右,地面环境气温在40度上下,最高的可达46度。初冬季节,那里没有下过一场雨雪,持续的酷热高温烤洒着冰体,融化的水流把冰川表面刻出一道道深深的冰沟和冰河谷,有的已泡蚀到冰床下的基岩,冰川下不断传出石头的碰撞声。

青藏高原是中国水塔、亚洲水塔甚至是地球水塔。中国的长江、黄河发源于此,南亚和东南亚的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叫雅鲁藏布江),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萨尔温江(中国境内叫怒江),依洛瓦底江(中国境内叫独龙江)发源于此,中国西北的塔里木河、柴达木河发源于此,西亚的锡尔河、伊里河发源于此。

本次世界水源地峰会请来了研究尼泊尔、巴西亚马逊河、湄公河等国际河流的顶尖专家,并通过联合国的组织架构试图建立一个有关世界水源地的知识共同体,讨论如何联合媒体、政府、学术界、企业界、环保界来创新保护自然水体和人类水利用的新模式。

杨勇认为三江源等大河源头的保护和研究已经刻不容缓,“近十多年来,三江源地区的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泛,牧民定居已经普遍,许多游牧区已经可以常年放牧,甚至在长江源头的冰川下也出现定居牧民村落,20多年前的‘无人区’如今已经为人类‘常住’。由于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一些地方沙漠化不断扩大,放牧范围已经深入到可可西里和藏北等生命禁区”。

发布于 2025-09-08 00:12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澜沧江支流之源,沧源秘境探秘之旅 下一篇:喀什至卡拉奇全货运包机首航,瓜达尔港海鲜飞跃帕米尔高原直抵卡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