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交警,破解晚高峰交通难题的智慧守护者

学霸交警,破解晚高峰交通难题的智慧守护者"/

这是一个关于“学霸交警”和他处理晚高峰的故事:
夜幕像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绒布,缓缓覆盖在城市上空。但对于“学霸交警”李明来说,这并非结束,而是他一天中最忙碌、也最具挑战性的时刻——晚高峰开始了。
李明,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交警,人送外号“学霸交警”。这个称号并非空穴来风。他不仅通过了极其严格的交警考试,理论知识是同行中的佼佼者,更有着超乎常人的观察力和冷静的分析能力。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交通流数据、事故多发点分析和各种应急预案。
当晚高峰的车流如同沸腾的河水般在城市的动脉里奔腾时,李明站在车流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中央。车灯汇成一片流动的光河,喇叭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尾气和焦躁的气息。
不同于其他同事可能凭经验或直觉指挥,李明习惯在高峰开始前就对路口进行细致观察。他注意到,今晚南向主路的左转车辆异常集中,而北侧辅路的等待车辆排起了长龙,似乎有潜在的拥堵风险。同时,他通过车载系统后台调取的数据,看到某条支路有轻微剐蹭事故刚处理完,影响了信号灯配时。
“注意!注意!”李明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在喧嚣中显得格外有力。

相关内容:

其实在还没认识易阳前,就大概知道他的事情,"学霸"、"语言天才"、"网红"各种标签。

初见易阳,是在他们单位附近的快餐店,因为离他上晚高峰还有一段时间,我们简单的聊起来,眼前的易阳,就是一个阳光大男孩,但是当他将他的经历娓娓道来时,才发现他是一个条理极其清晰,并且有着自己故事的人。

他说,因为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加之爱好广泛,大学期间曾经是一名背包客(backpacker),经常在课余时间出外游玩,因此接触了形形色色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英语外,还自学了日、俄、法语,能用四种外语轻松交流。

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的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培训机构当着老师,有着不错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但那个警察梦一直在胸中燃烧,一年后,他辞去这份工作,加入交警队,在2017年7月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上,在他负责的路口,偶遇外国车手,并用纯正的英语和法语交流指路后,被路人用手机拍摄并上传网络,一下子吸粉无数,自此被称为"学霸交警"。

突然,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和他一起站一次晚高峰,体验一下他们真实的工作,本打算就简单拍几张宣传照的我,接受了他的。易阳的工作岗位在电视塔下,长安南路和雁展路的丁字路口是他每天负责早晚高峰的疏导点,每次上岗前,他都会提前到附近一个公厕换上警服。

换上警服后,对着镜子简单整理下,就要开始今天的晚高峰疏导工作。

当我给同事看这张照片时,有同事诧异的的问我,“怎么跑到宾馆换衣服”。虽然很乌龙,但这正说明自从公厕革命后,我大西安的公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易阳负责的长安南路和雁展路口是个丁字路口,是电视塔转盘一个重要的枢纽,这里南北方向联通南三环——电视塔——小寨这个大中枢,东西方向,出入曲江的滚滚车流要从此地途经,而大批行人也将由此通过,由于没有红绿灯,在早晚高峰时期,这里极易形成堵点,因此,一个好的交通指挥员,就是快速消除堵塞,保障畅通的关键!

到了上岗时间,易阳说了句,“哥那我过去了,就不管你了啊”,扭身就走入熙攘的车流。

这一刻,我决定,今天的拍摄,不讲究技法,不讲究套路,就一个——真实!用一个普通路人的眼睛,记录一名普通交警的工作。

车流中,他的身影很渺小,甚至一些时候,我的镜头根本找不到他。

好几次他脱离了我的视线,都得循着他的哨音才能重新看到他。

在车辆的钢铁洪流中,人是如此的渺小与脆弱,感觉随时都会被吞没其中。

密集的车流好似波涛汹涌的海面,而他,就如同一座灯塔,矗立其中。

人流中,他的身影很模糊,即使我看见他,我的焦点都无法准确对准他。

每当两边等待通过的行人聚集到一定数量,他都要指挥往来车辆停止,以便让行人快速通过。

一片繁忙的道路,在他有条不紊的指挥下,忙而不乱的有序运转着。

面对主动向行人礼让的车辆,他也会由衷的竖起大拇指。

后来,他告诉我,曾有人问他,这个工作每天就是周而复始,有意思么?他说,"如果你把工作就当做工作,也许干得时间久了,真的就没意思了"。但是他把工作当做一个"游戏",他说,"你看啊,这些车流、人流不断的汇聚,堆积,是不是很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俄罗斯方块,每次在人流与车流交汇时,把他们疏导通畅,就好像玩俄罗斯方块,等了好久来了一块竖条那么畅快,所以我工作时有时也会累,也会郁闷,但我自己这样调节后,就感觉好多了"

当改变不了环境时,改变心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炼。

当事情变得简单时,你就会体会到快乐。

雁展路自东向西进入环岛时,是不能在此掉头的,少数司机总是不按地标指示行驶,而且在易阳给手势示意进入盘道后还要强行掉头,这时他都会上前,首先查验驾照行驶证,在确定确属初犯时,他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就是自己打一遍交通手势,并告知驾驶员手势的含义,同时要求驾驶员也如法炮制。

这个情节,让我瞬间想起来,年少时,有一次和一个邻居合骑一辆自行车,在北大街十字楼口被交警拦下来,然后一起在十字路口摇着小旗当了半小时的"交通协勤",自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犯过类似错误。

我相信,这些司机以后也会记住,在这个路口,是绝对不能掉头的。

发现有人违规掉头,立即鸣哨拦停。

“同志你好,驾照,行驶证...”

“知道这里不能掉头不?”

“不知道,真不知道啊!”

“好,来跟我学一遍交通手势,打好了就让你走,下次记住了,这里不能掉头。”

易阳说,自从去年开始的“车让人”行动后,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大部分司机都能自觉礼让行人,在非高峰时期,这里秩序井然。

但是到了早晚高峰时期,途径这个路口的车辆和行人陡增,就必须介入进行科学疏导,如果车辆川流不息,两边行人堆积过多,就会对行人产生危险;而如果行人络绎不绝的穿行斑马线,就会造成车辆大量拥堵,不仅会拥堵在这个丁字路口,还会产生蝴蝶效应,长安南路、雁展路、翠华南路、汇新路都会因此而车流饱和,产生拥堵。

因此,在早晚高峰时,这里的人车疏导极其重要,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在周末的晚高峰,雁展路东向的车流甚至能压到翠华南路,及时疏导放由东向西的车辆尽快进环岛是缓堵保畅的关键。

高峰时,车辆川流不息,如同一条湍急河流,马路两边焦急等待通过的行人就如同渡河人。

而易阳,此刻,就是摆渡人。

他需要一次一次的劈开湍急的“河流”,将两边的“渡河人”,引导向彼岸。

骑电动车是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机动性强,容易与汽车抢道,这些人是易阳重点“照顾”的对象。

易阳带着他们过斑马线时会非常警惕,不时的回头看,确保顺利通过。

当遇到一些“磨叽”的电动车司机,他也会敦促他们快速通过。

曾经当过一年老师的经历,让易阳习惯了换位思考,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过斑马线时,不能走得很快的行人,他总是习惯陪伴在一旁,除非确实有危险才会伸手,既保护了他们的安全,也是一种人格的尊重。

晚高峰历时一个半小时后,车流、人流的大劲儿过去了,易阳才慢慢松了一口气,路口又慢慢恢复了自觉的秩序。

南北已经安然度过高峰期,车辆鱼贯疾驰而过。

终于,易阳可以坐在路口边一个小区门口的保安岗亭,享受这难得的片刻安宁。

这时,电台传来指令,今晚某时,在某路口,会有警卫任务,届时将有车队通过,要求尽快到那个路口,做好保障工作。

休息时,他总是习惯的检查装备,对于交警来讲,执法记录仪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夜幕降临,易阳和同事赶到任务路口,大家分工得当后,立即投入工作中。

夜幕下,为了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着。

这个路口近期在施工,交通情况复杂,必须提前进行疏导,确保车队的快速通过。

看着孩子和家人说笑着走在回家路,易阳是否会想到刚才休息时,妈妈电话里问自己这个周末是否回家的情景。

就在此时,一个小意外发生了,因为过马路问题,有两个人发生了争执,面对这个情景,易阳首先问清了情况,得知并非是交通事故,只是二人之间的口角,于是安慰了老人,谁知老人不依不饶,非要讨个说法。

车队即将到来,我本以为易阳会和稀泥,但是他正色告诉老人,你首先是逆行,其次人家已经向你道歉了,请不要继续纠缠,不亢不卑,义正辞严,瞬间化解了一个可能的隐患,在网上看了太多“交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视频,这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小伙子有担当!

过往车灯的照射下,正在指挥交通的他,似乎迈着杰克逊的舞步,太空漫步。

车队即将通过。

由于他和同事指挥得当,车队在绿灯时间内,全部按时通过。

车队通过后,道路又恢复了宁静。

在车队安全通过后,我看了下手机,已经晚上九点多了,从下午三点和他见面到这会,已经过去六个多小时,由于家里有事,必须尽快赶回去,看他和同事还在忙,给他发了微信,就先离开了。

回来的路上,一路灯光璀璨,西安的夜景越来越漂亮,夏夜的空中,依稀还能看到几颗星星,南北交通中枢上,每隔几个十字路口,就能看到易阳的同行们,依然坚守在路边指挥着交通。车里的广播正播放着《夜空里最亮的星》,我知道,在这座城市的夜景里,千百名像易阳继续坚守在道路上的交警们,就是这座城市夜空里最亮的星,指引着归家的人们。

在这个周末的夜晚,突然感到一阵暖意。

西安交警

“畅”出真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发布于 2025-09-07 21:57
收藏
1
上一篇:全球20大小众个性户外品牌,识破其中5款,你的户外品味堪称独到 下一篇:马路上的摆渡人——“学霸交警”助力晚高峰的智慧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