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蔺黄蜀葵花海绽放,“金”色景观助力苗族同胞共奔小康

四川古蔺黄蜀葵花海绽放,“金”色景观助力苗族同胞共奔小康"/

这是一篇关于四川古蔺黄蜀葵花产业助力的新闻报道:
"四川古蔺:黄蜀葵花开遍地“金”,助力苗族同胞奔小康"
"本报讯" (记者 [记者姓名]) 在四川盆地南缘的赤水河畔,古蔺县的山野间,如今已是“金”色花海。一年一度的黄蜀葵花季如期而至,盛开的黄蜀葵花不仅装点着美丽的乡村,更成为了当地苗族同胞增收致富、迈向小康生活的重要“金果子”。
黄蜀葵,被誉为“花中皇后”,其花朵硕大、色彩明艳,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古蔺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将黄蜀葵种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当地的苗族同胞而言,黄蜀葵产业成为了他们实现增收致富、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
“以前我们主要靠种传统作物,收入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古蔺县永宁镇某苗族村村民阿妈(化名)感慨道,“现在好了,县里引导我们种黄蜀葵,不仅政府有补贴,还提供了技术培训,花开后不仅自己能观赏,还能卖钱,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据悉,古蔺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黄蜀葵产业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当地

相关内容:

黄蜀葵花加工。 曹雪 摄

黄蜀葵花加工。 曹雪 摄

中新网泸州7月30日电 (邹立杨 曹雪 姚茂璇)30日一大早,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的黄蜀葵种植基地,勤劳的苗族同胞们已背着背篓、带着手套开始采摘黄蜀葵花了,她们要在下午之前,把盛开的花朵全都摘下来。

“这个花开得很好,昨天我第一天来摘不是很熟练,都采到200多斤。”龙汝群是大寨村四组的贫困户,在加入“采摘队伍”的第一天就拿了120元的日工资,她说,其他熟练的村民,一天能采四五百斤,光是“采花”工资就有200多元。

黄蜀葵基地。 曹雪 摄

黄蜀葵是一种中药材,药用价值较高,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等功效,其花是肾病药物“黄葵胶囊”的主要原料。黄蜀葵生长周期短,每年清明节前后种植,两个多月后即可采花晒干售出,花期从7月持续到9月。在此期间,每天主茎或分叉的茎上都有两朵鲜黄色的花朵开放。因为该花只有一天开放时间,所以开放的花朵需要当天采摘,并在花朵完全开放后采摘,过早或过迟都将影响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苗族同胞正在采摘。 曹雪 摄

为了最好地保持花中的有效成分,工人会及时把村民采摘的鲜花运送到基地一旁的扶贫车间里,车间里的烘干设备嗡嗡作响,工人们要趁着新鲜,把花朵烘干降温、分检包装、密封装箱,运输到千里之外的江苏的药厂。

“我们跟江苏苏中药业合作,采取订单式种植,我们种多少他们收多少,不担心销路。”谈到为什么看好黄蜀葵产业,创立来鑫农业有限公司的返乡人士唐明万说,黄蜀葵浑身都是宝,在采收旺季,黄蜀葵亩产鲜花4000斤左右,每亩收入近4000元。鲜花采摘之后,药厂还会对黄蜀葵的根和茎也进行统一收购,老百姓种植黄蜀葵的效益就更高了。

“我家有30亩土地,今年种的黄蜀葵长势比较好,预计亩产在3000斤左右,能卖9万元。”大寨乡向阳村的种植大户杨仲华算了一笔开心账,比起种玉米,种黄蜀葵的经济效益比翻了一番还要高。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发挥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来鑫农业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不仅为农户提供花种和免费的技术支持,还实行“订单式”种植,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户可通过订单种植、园区务工、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参与到黄蜀葵种植中来。据了解,2019年,大寨乡第一年试种黄蜀葵600余亩,实现产值200万斤左右。2020年,大寨乡政府出台黄蜀葵种植奖补政策,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余亩,特色产业规模化效应逐步凸显。

“我们将坚持‘旅游思维统揽、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小园区向大园区的整合升级,尽快打造贯穿全境的10公里鲜花长廊,将黄蜀葵种植打造成为我们大寨乡的特色观光农业,让农户在实现产业增收的同时,增加旅游收入。”大寨苗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熊霞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于 2025-09-07 20:13
收藏
1
上一篇:四川古蔺,椒香四溢山野间,鱼跃池中显美味 下一篇:四川泸州古蔺,三色产业助力,迈向“百强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