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非遗美食传承四代,肉香四溢,味蕾盛宴等你品尝!

珠海非遗美食传承四代,肉香四溢,味蕾盛宴等你品尝!"/

哇!听起来好棒!珠海的非遗美食传到第四代,这说明这项技艺和风味已经传承了很长时间,并且一定有着独特的魅力才能一直延续下来。
“肉香四溢,超好吃” 这描述得太诱人了!光是想象那浓郁扑鼻的香气和美味的口感,就已经让人食指大动。
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一款非遗美食(珠海有很多特色小吃,比如香洲的“三味”牛杂、斗门的麦芽糖、坦洲的阿婆肉丸等等,其中一些可能被列为非遗或具有非遗潜质),但能听到这样积极的评价,真是让人为这项美食感到高兴!
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分享一下,这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非遗美食呢?是哪一种?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听起来太令人期待了!

相关内容:

明年1月1日-5日,

斗门美食文化节

将在斗门市民公园举办!

共设展位逾150个!

斗门辖区内井岸镇、白蕉镇、

斗门镇、乾务镇、莲洲镇

白藤街道等五镇一街的本土美味,

看见形,闻到香,品得味,

是舌尖上的饕餮享受。

今天

特报君就带大家看看,

斗门镇能尝到哪些美食!

大赤坎叉烧

肉香不怕巷子深

在珠海,有一个叉烧肉品牌传承百年,2015年更被收录进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珠海传统美食的标志之一,它就是斗门镇大赤坎村的叉烧肉。

新鲜出炉的大赤坎叉烧肉,醇香扑鼻,外部色泽犹如绽放的红玫瑰,吸引着食客的目光。

梅头肉叉烧,每一块肉均是肥瘦相间、纹理细腻。咀嚼之时,肉块虽盘踞舌尖,但入口顺滑,瘦肉紧而不柴、肥肉滑而不腻,绵密的口感中还透着荔枝木的清香。

“大赤坎叉烧是用山上的荔枝木作为燃料来烘烤,火焰升腾时迅速‘舔干’猪肉表层的酱汁,果木的香味也被锁在其中。再经过几个小时的烘烤,这份香味在热能和酱汁的双重作用下,渗透进肉的纹理之中,叉烧就更加入味了。”大赤坎烧味海鲜餐厅的店主赵志文解释。

大赤坎叉烧中的梅头肉和水肋排最受顾客欢迎。“原料肉品肥瘦相间,在烘烤过程中能达到口感的最佳平衡。它不像红烧肉般上肥下瘦,也不是纯精肉那样有略柴的口感。当然,叉烧肉的口味也因人而异,‘叉烧环肥燕瘦,顾客各有所爱’,我们也会根据口感搭配,选取不同部位的猪肉来制作,满足顾客需求。”赵志文说。

作为入选市级“非遗”传承名录的美食,大赤坎明火叉烧排骨走过了一门四代,成就心传之路。

“我们的叉烧根植斗门,又融汇了南洋一带的风味,可以说,大赤坎叉烧是中外合璧的结晶。”赵志文说,从他太爷爷那代算起,大赤坎叉烧已走过百年,技艺传到他手中,已是第四代。

斗门虾米糍

斗门传统小吃

狮子头虾米糍是斗门镇最正宗的传统小吃之一。在斗门镇狮子头村巴士站附近就可见到老店醒目的招牌。

虾米糍食材主要是虾米、葱花和粘米粉,制作方法讲究,似千层糕般至少需蒸炊九层以上方成型。

白瓷盘中盛白糍,两相叠看更有趣。夹起一块入口细嚼,只觉不腻、不黏,嫩滑爽口,虾的鲜香和粘米的绵糯,在口腔中如浪层层堆叠,令人回味无穷。

斗门镇濑糍水

节庆待客美食

斗门人制作濑糍水,工具的选择颇有讲究。所谓“濑”,是借助有孔的器具,乡民会将岭南特产的椰壳凿洞,这种工具天然环保。然后把成糊状的粘米粉借助椰壳空洞挤入沸水中,使之成为一根根带着天然椰香的白亮米粉。

濑糍水采用纯乡土做法,从选米、锥米、筛粉、晒粉到过壳入水煮熟成濑粉后晾干备用,完全手工制作。食用时,烧鸡骨或猪骨汤,入濑粉,放虾米、瘦肉、腊肠、葱花等汤料即成。

是不是嘴馋了?

新年来斗门美食文化节,

尝尝美味吧!

珠海传媒集团 何进/文

珠海传媒集团 曾遥、张帆/图

赵思华/责任编辑

阳紫微/编辑

发布于 2025-09-07 12:43
收藏
1
上一篇:秋季菜单·大湾区晓月,品味湾区夜色,尽享美食盛宴 下一篇:钦州复古风来袭!揭秘6大免费打卡胜地,大片拍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