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斗门老字号仅开4个月,神秘“有脾气”美食引饕餮客竞相追捧

不时不食!斗门老字号仅开4个月,神秘“有脾气”美食引饕餮客竞相追捧"/

这个标题很有吸引力!充满了地域特色、时效性和悬念。我们可以围绕这个标题,创作一篇内容,或者提炼几个关键点:
"核心解读:"
1. "不时不食 (Bù shí bù shí):" 强调食材的新鲜和时令性,这是高品质餐饮的核心理念,暗示这里的食材都是当季最好的。 2. "只开4个月 (Zhǐ kāi 4 ge yuè):" 制造稀缺感和紧迫感,暗示这是一个季节性极强的美食,错过就要等一年。 3. "斗门老字号 (Dòu mén lǎo zìhào):" 点明地域(珠海斗门)和品牌背景(老字号),赋予其历史感和信誉度。 4. "“有脾气” (Yǒu píqi):"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理解为: "食材“脾气”:" 需要精心对待、烹饪得当的优质食材。 "店家“脾气”:" 比较讲究品质、有原则、不迎合一切,只做他们认为最好的食物,甚至可能有点“傲气”。 "味道“脾气”:" 味道独特、不寻常,可能不是大众化的口味,但很吸引懂行的人。 5. "饕餮都来了 (Tāotiè dō

相关内容:

来源:斗门区融媒体中心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每到清明前后

栖居于莲洲泥沙里的黄沙蚬,

也到了最肥美的时节。

视频加载中...

鲜美的黄沙蚬,

一跃成了餐桌的C位,

吸引着四方来客。

莲洲镇地处西江出海口一带,水网交织,河道纵横,形成了一片咸淡水融合的广阔水域,这里水体微生物极为丰富,所产之蚬,壳呈黄绿色,故称之为黄沙蚬。

黄沙蚬,个大体黄,像个饱胀的小荷包,味鲜肥美,久负盛名。

由于地理环境独特,莲洲镇的黄沙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中医认为它有疏养肝气、利湿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合在春日进食,不仅有助疏调肝气、增进食欲,还能增强消化功能。

2013年,莲洲上横黄沙蚬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2019年,莲洲镇获评“中国黄沙蚬之乡”的称号,“上横黄沙蚬”与“横山鸭扎包”、“粉洲禾虫”、“横山粉葛”齐名,并称为莲洲“四大美食”,饮誉周边地区。

黄沙蚬的鲜美,不仅依赖于优良的生长环境,更得益于独特的捕捞技艺和烹饪方法。

每到蚬季,渔民梁大哥便开始忙活,只为寻觅这春天里最鲜美的味道。

梁大哥捞蚬的工具,是长辈们传下来的两个蚬耙,已经使用了三十多年。

黄沙蚬喜欢栖居于河底的泥沙里,清晨,梁大哥带着蚬耙,把小船开入水道中心,开始捕捞作业。

只见他瞅准时机,麻利地将蚬耙抛入水中,流水慢慢推着蚬爬移动,随后依据古法,每隔一段迅速收起一次蚬耙,在水中摇动晃荡,把小沙石筛掉,再将黄沙蚬从中挑出,即可享受丰收的喜悦。

每年清明前后,食蚬之风在莲洲大行其道,大小农庄、酒楼,无不以黄沙蚬为卖点招揽食客。

蒸、焗、炒,各有各的风味,在耕管村的金龙阁酒楼里,最受欢迎的当属蒜蓉清蒸黄沙蚬。

将吐毕泥沙的黄沙蚬捞起,放入平底铝盘中铺平,加入一小把盐、蒜末,淋上适量的米酒和花生油,加水没过蚬身一半,即可开火蒸煮。

在热气氤氲间,蚬壳相继爆开,肥美嫩白的蚬肉也随之脱壳而出,五分钟左右即可上桌。

不少食客直接捏住一边蚬壳往嘴边送,蚬肉嫩滑饱满,蚬汁鲜香浓郁,一口啜一个,蒜茸的香味和蚬的鲜味配合得天衣无缝,齿颊留香。再搭配起店里的河虾、粉葛、白鳝等特色的菜式,一桌具有莲洲风味的盛宴在餐桌上不时呈现,是不少食客难以割舍的味道。

1988年开张的金龙阁酒楼是莲洲镇有名的吃黄沙蚬胜地,2019年,金龙阁酒楼在被评为“上横黄沙蚬(传统技艺类)传承保护基地”,同年老板吴文辉也被评为“上横黄沙蚬烹饪技法传承人”。

如今69岁的吴文辉,已经将他的手艺传承给了儿子和儿媳,他说,希望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让这份美味一直留传下去。

除了金龙阁,

莲洲哪里可以吃到正宗黄沙蚬?

小斗搜罗了几家主打吃蚬餐厅

小斗整理了

以上酒楼的定位,

市民一键即可导航前往

金龙阁

平平楼

壹壹发

横山大酒楼

叶氏大东

食在当季

鲜在舌尖

趁着春光尚在

选个好时间

来尝鲜!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今日斗门”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有你好看!点击阅读▼

统筹:梁劲波

文字:周靓雪

照片、视频:小小李

配音:赵大龙

制图:宋明贤、曹木

编辑:曹木

本文来自【斗门区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9-07 12:43
收藏
1
上一篇:井岸平价饭店NO.1!本地人争相N刷的美食天堂 下一篇:还有1天!斗门美食盛宴来袭,错过这些美味你真的亏大了!